2023年嘉鱼县财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3-21

2023年全县财政工作要点

2023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县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紧密结合;全面牢兜实 “三保”支出, 坚决落实过紧日子思想, 严控一般性支非急需、非必要支出,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规范预算管理一体化,全面实施预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稳运行。

一、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提升财政干部工作作风。

1.提升财政部门政治属性。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谋划预算安排、制定财政政策、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助手,确保财政工作更好服务大局。

2.全面加强财政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党建和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用好党建考核“指挥棒”,推动党建任务落实落地。

3.从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严从实正风肃纪反腐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深化纠治“四风”顽瘴痼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

4.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担当作为,务实重行,“深实严细久”为工作标准,锻造“拼抢实”作风的干部队伍,助推财政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财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进一步增强干部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以及凝聚力、向心力建设有活力、有合力和有干劲、有冲劲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二、坚定不移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做强做实财政收入。深入开展“财源建设年”行动,

加强财源建设,做强财税培植、做大财政总量、做优结构质量,推动构建多点支撑、结构合理的现代财源体系。加强收入形势研判,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规范征管,做实收入,提高质量,确保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全面完成好年度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2.牢固树立大统筹理念。加强资金、资源、资产、资本统筹加强各类财政金融工具统筹,发挥好财政的引导撬动作用将压减的支出和统筹的财力,集中用于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重要政策、重点项目。

3.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加强政策研究与研判,谋划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制定和落实招商引资、争取资金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做优、做强、做大财政经济蛋糕。

4.优化营商环境。继续用好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全面实施“免申即享”惠企利民政策,力争做到应申应享、即申即享,挖掘财政潜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5.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联动。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支持,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定不移兜牢“三保”底线,持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1.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入为出的原则,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生态环保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重要政策、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牢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继续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始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统筹整合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3.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支出秩序,严格对照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的“三保”保障清单,坚持“三保”支出的优先顺序,足额保障、不留缺口。强化“三保”预算审核,重点保障基本民生、干部职工政策待遇、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兜牢“三保”底线。

4.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快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时发放各项农业补贴资金,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和普惠金融政策,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统筹整合财政资金,全面推进城乡发展

5.支持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组织开展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坚持示范引领,一体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支持鼓励创新试点工作机制,探索新形势下共同缔造试点新模式,推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6.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安排就业补助资金,支持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制度,建立地方财政养老保险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7.支持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健全重大疾病医疗和救助制度,推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经费,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力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支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助推体育产业发展。

四、坚定不移创新财政改革思路,持续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1.加强法治财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财政系统法治财政示范点建设,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落实财政“八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财政法治宣传教育。

2.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 建立支出标准体系,建立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严控追加调整事项,加快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增强约束力和透明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绩效监控、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调整挂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

3.全面实施财政零基预算。全面取消传统“基数+增长”的预编制模式,实行“收入全部统筹、人员待遇全额保障、运转标保障、结余全面清零、项目细化安排”预算管理模式,精准精细制财政预算。

4.强化预算约束和预算执行。落实依法、科学、精准、规范的要求,以预算编制为抓手,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运行;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放大聚集功能和乘数效应,强化重大战略服务保障,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坚定不移强化财政治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质效

1.加强绩效和投评管理。优先选择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拓展政府专项债券、社保基金等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绩效指标标准和目标审核,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现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有机衔接。建立流程完备、程序优化、审核规范、标准统一的投资评审工作机制,不断丰富支出标准体系。

2.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财政核心业务、财政管理权力的监督制衡,强化财政内部监管,降低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综合运用日常监管、重点监控、现场督查等方式,实行全过程常态化监管,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质效。

3.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限额管理,加强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实现债务限额与偿债能力相匹配,及时足额还本付息;严格落实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确保资金依法合规使用;抓实隐性债务化解,加大化解情况审核力度,做到化债真实合规,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4.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加大力度推进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持续推进政府采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振兴。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建设,推进实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监管智能化、交易便利化、资源共享化。加大质疑投诉处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持续优化公平竞争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5.加强国资综合监管。严格按照《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公用办公设备及家具配置标准》要求配置加强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管理,严格国有资产配置预算审核,扎实做好国有资产年度报告制度。

6.加强会计管理。推动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加大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力度,进一步深化会计领域“放管服”改革,开展会计行业执业许可电子证照推广实施。

7.提升机关管理质效。紧紧围绕财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前瞻性政策研究,提升政策预判水平、捕捉能力和反应速度,推动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更高水平落实。提高政务运转质效,加大政务督办力度,规范会议文件办理,建立“职责明确、工作规范、反应敏捷、运转协调、执行有力”的运行机制。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工青妇群团工作。统筹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综合治理、信访维稳、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安全保卫、创文、创卫等工作,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