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嘉鱼县教育系统2022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17

关于印发《嘉鱼县教育系统2022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及二级单位、各学校、幼儿园:

《嘉鱼县教育系统2022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嘉鱼县教育系统2022年度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嘉鱼县教育局

2022年3月22日



嘉鱼县教育系统2022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咸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根据《咸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精神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21年版)的测评内容,结合我教育系统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1.认真部署落实制定印发《嘉鱼县教育系统2022年度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结合实际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2.完善教育网络。镇及县直各学校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格局。

3.打造工作品牌。各校要精心组织开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并结合自身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要创造主题鲜明、成效突出、影响积极的常态化工作品牌或经验,同时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4.深化督导检查。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2021年版)要求,组织开展好专项督查,对督查结果予以通报,确保各项测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各校要培养和树立身边的学习宣传典型,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每学年评选校级“新时代好少年”,并择优向县、市级及以上推荐。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宣传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见贤思齐。文明办教育局委每年将评比表彰“新时代好少年”。同时充分利用主要新闻媒体、新媒体、社会宣传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

2.“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利用清明、“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递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引导未成年人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清明节前后,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十一”前后,广泛开展“向国旗敬礼”“我和我的祖国”等活动结合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等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增强青少年家国观念和爱国情感

3.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七一”前后,组织开展“我向党旗敬个礼“革命精神代代传”“唱支山歌给党听”“党的历史我铭记”“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故事我来讲”等六大“童心向党”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家国观念和爱国情感。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活动。坚持开展晨读午诵,每月一品、每学年展演的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进经典诵读和研学实践相结合,将现场教学与实地体验相结合,感悟自然美、家乡美、祖国美。带领青少年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了解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组织开展戏曲、书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每年至少邀请1次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未成年人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5.“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有针对性地选择至少3个传统节日,采取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节日文化内涵,突出培育家国情怀,组织、引导未成年人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我们的节日”过成爱国节、文化节、传承节。

6.“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学校教学、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社区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校外亲情关爱、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学年组织学生代表到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机构,开展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帮助未成年人培育美好心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7.“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校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积极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和劳动实践计划,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选拔和树立“劳动小能手”典型。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参与校内卫生清洁等集体劳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庭义务劳动,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每学年广泛开展“劳动最光荣”职业体验等活动,鼓励学生到农村、工厂等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8.“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作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专业志愿者深入学校广泛开展巡讲,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和知识普及。组织中小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主题班会,引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塑造未成年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深化学校教育

1.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文明校园创建常态化管理,推动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有机融合,发挥文明校园创建对办学水平提升作用,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文明校园动态管理,做好对文明校园和创建先进学校的督促检查,每学年开展1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测评督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处(科)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创建活动,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推动实验小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鼓励学校推出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和优秀案例。注重校本教材的循环、普及使用。按照每两周至少1课时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形成不同学段不同主题的教育课系列。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党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渗透,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校园醒目位置至少2处设立宣传栏、宣传橱窗和LED电子屏幕等宣传媒介,刊播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组织师生开展诵读,熟记熟背每学年开展1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演讲、黑板报、手抄报、模范事迹报告会等主题实践活动。

3.上好思政课和团队活动课。抓住未成年人阶段性的特点,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上好思课。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班主任培训或经验交流会,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落实每周至少1节班会课、团队活动课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每学期开展1次“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参与垃圾分类 争做文明小使者”等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勤俭节约美德。开展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系列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做文明的践行者。高中学校每年举行1次年满18岁的中学生成人仪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政治学习、入职宣誓、师德承诺、集中培训、模范宣教等活动,强化理想信念;组织集中培训,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严把教师入职关,组织开展师德建设家访行动、志愿服务行动、读好书行动和师德案例分享行动;对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完善同行、学生、家长、学校多元评价网络,定期开展师德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定期注册、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表彰奖励等工作中首要考评因素。

5.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要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推动“双减”和“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相关政策规定落实落地,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持德育为首,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统筹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形式,以思政课为阵地,探索各科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实行阳光招生,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满足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特困户家庭子女的入学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6.强化体育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美育立人”理念为指引,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建构“大美育”格局,推进美育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以增强体育育人功能为宗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足开齐学校体育课,普及校园足球,提升大课间质量。

7.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普及礼仪教育,抓好奏唱国歌和升国旗、开学第一课、成人礼、入党入团入队等时间节点,规范、普及各类校园礼仪活动制度,传播主流价值。邀请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最美中学生等先进典型进校园,与老师、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扬美德善行,引导青少年学习榜样,共同进步。开展“节俭养德”“文明餐桌”“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校园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勤俭节约美德。开展文明旅游、文明出行系列教育活动,在寒暑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做文明的践行者。

8.学习宣传校园典型常态化。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少年、美德少年等未成年人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鼓励各直各有关部门、各级文明校园从广大中小学生中评选、宣传一批“最美少年”“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等身边的榜样,树立广大未成年人身边的先进典型。利用“六一”前后,在属新闻媒体集中开展未成年人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活动,营造青少年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的浓厚舆论氛围。

9.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全面排查,及时会同相关部门以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规范学生使用手机措施。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

10.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配备保障学生安全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防治校园欺凌和心理疾病的有关要求。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卫生教育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落实日常卫生保健制度。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突出强化预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每学年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影响学生安全的事故或事件教育;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救自护能力。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让学生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自我保护和自救技能。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深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广泛开展“美在我家文明家庭祝福祖国”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建立家庭教育常态化指导机制,树立和宣传先进家庭典型,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家长委员会专题会议,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引导家长通过湖北网上家长学校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次的教师家访活动,至少召开1次家长会,开展1家长开放日,加强家校联系。

2.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巩固和拓展未成年人教育阵地,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推进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继续用好校内心理咨询室,做到“六有”,即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有一定的场所和设施;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有一系列工作运行保障机制;有2至3个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开展活动的档案资料。联合团委每年集中开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每学期全面开展1次学生心理危机查,重点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并做好特殊学生的建档立卡及跟踪帮扶工作。利用好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采取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4.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健全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严格审批程序,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培训机构的场所场地、办学资质、经营范围、办学行为、消防安全、教师资质进行全方位督查指导,确保运营规范、安全有序。

()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1.加强乡村少年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配合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项目建设,探索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五个(有管理制度、有活动项目、有经费保障、有专兼职辅导员、有活动记录)要求,开展内容鲜活的道德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力所能及的技能培训活动,坚持以德育人、以乐促智、以技促能;扎实抓好县级青少年宫、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使用工作

2.配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场所商铺“三无食品”专项整治;针对未成年人接触较多的互联网应用整治问题,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杜绝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经营行为,取缔“黑网吧”。加强校园手机管理,制定相关制度。每年开展1次法制教育,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置工作体系,推进普法宣传教育进校园等活动。每年开展1次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积极开展禁毒工作先进学校评比工作。

3.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分年度动态建立花名册和帮扶台账,每年至少开展1次关爱行动,积极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亲情帮扶、学业帮教等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纳入城区招生入学范围,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上门家访,加强周末、假期监管,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有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的前置条件和重要内容。各校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真按照测评体系要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措施和方案,确保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二)周密部署。各校要对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周密部署,统筹推进工作。因工作周期长,涉及面大,覆盖群体广,要做到清单式部署和安排,要有工作推进时间表,利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本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特色品牌,持续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积极配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积极做好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类宣传工作。

(三)注重实效。各校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不断探索在新时代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四)及时总结。各校要及时总结本校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成效和经验,提炼创新本地品牌。同时,要对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要求,在活动开展、经验总结、档案资料整理、实景图片留存等方面,按照测评体系要求及时报送台账资料,确保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