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推动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从即日起至2025年3月底,在全县开展“查险除患安全迎新”跨年专项整治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一)开展安全生产“除患强安”行动
1.开展冬春火灾防控行动。紧盯高危场所,县科经局(商务局)、县文旅局对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县民政局对养老福利机构,县教育局对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县卫健局对医疗机构、托育机构、医养结合场所,县交通局对车站、码头,县应急局、县科经局对石化、易燃易爆、新能源企业,县民宗局对宗教场所,县住建局对高层建筑小区,各镇、嘉鱼开发区对辖区厂房,根据职责分工开展消防排查,推动隐患整改,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紧盯低设防场所,加强“九小场所”、沿街商铺、家庭作坊、经营性自建房、居民住宅等低设防场所重点管控,广泛发动基层力量,开展全面排查,加快推进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紧盯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重拳打击非法改装,严查违法违规“拆改限速”和“更换电池”等行为。严格加强停放充电管理,科学布局增设停放充电设施,持续加大“进楼入户”安全管控力度。紧盯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加强规划建设管控和日常维护管理,提高安全监测预警能力。
2.开展危化品重大风险和重大危险源整治行动。突出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化工老旧装置、危险化学品储罐区等重点部位,稳步推进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突出岁末年初特殊作业、检维修、开停车等高风险作业,加大抽查检查,防止企业因赶工期、抢产量导致超负荷、设备设施带“病”运行。突出冬季低温干燥天气导致设备冻凝易产生静电等风险特点,落实落细防冻、防凝、防泄漏、防静电等冬防措施,防止因设备设施及管道阀门冻裂导致物料泄漏和静电引发火灾事故。突出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县应急局要对今年以来监管执法和专家指导服务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进行定期调度,跟踪督办,年底前发现的隐患原则上要全部销号。
3.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行动。针对旺季烟花爆竹经营安全,严格流向管理,严格执行流向登记制度;严禁未经许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行为;指导、督促零售经营者向批发企业采购烟花爆竹,不得采购、销售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针对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和产品质量安全,县公安局要严格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县交通局要加强春节期间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员、押运员资质核查,实时纠正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强对经营假冒伪劣、不符合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标准和“假大空”等产品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储存安全。烟花爆竹批发仓库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储存的烟花爆竹要根据种类、规格和危险等级分类存放,不能乱堆;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针对燃放安全,加强集中燃放区域和集中燃放时段值班值守工作,加强与微型消防站、区域联防组织的联勤联动。
4.开展矿山安全整治攻坚行动。针对矿产资源盗采行为,县自规局牵头,对盗采事件和长期停产停建、已关闭退出、历史废弃矿山以及矿山生态复绿等开展核查,坚决杜绝各类事故事件。针对矿山爆破专项外包,县公安局牵头开展排查清理,进一步规范矿山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储存、爆破作业和清退环节安全管理工作。针对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县应急局牵头,对今年以来监管执法和专家指导服务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进行加密调度,跟踪督办,年底前发现的隐患原则上要全部销号。
5.开展工贸行业重点整治行动。狠抓钢铁企业,重点排查转炉、电弧炉、AOD炉、LF炉、RH炉、VOD炉等炼钢炉的水冷元件是否设置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差等监测报警装置,是否与炉体倾动、氧(副)枪自动提升、电极自动断电和升起装置联锁。狠抓粉尘涉爆企业,重点排查干式除尘系统是否规范设置控爆措施;湿式除尘器是否存在干式运行;作业场所是否存在严重的积尘。狠抓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重点排查是否落实监护制,配备专门的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是否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按规定进行演练。狠抓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县应急局要对今年以来监管执法和专家指导服务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进行定期调度,跟踪督办,年底前发现的隐患原则上要全部销号。
6.深化交通安全“减量控大”行动。道路运输,强化“两客一危一重”车辆管理,重点检查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和车辆定期维护,加强驾驶员安全行车前提醒教育、应急避险技能培训,严格落实“两客一危”和重载货车动态监测违规信息闭环处置机制。打击治理非法改装和严重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公路运营,重点检查临水涉水、公路桥梁,易结冰打滑和地质灾害重点路段,严格落实恶劣天气下防团雾、铲雪除冰等应急防范处置措施。水路运输,重点检查渡口、港口码头安全,落实恶劣天气下禁限航措施和枯水期航道维护,加强港口储罐、违规动火等风险防控。城市客运,重点检查城市公交技术状况,加强城乡公交安全监管,强化出租车行车安全管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落实建设安全管理制度和自然灾害防范应急机制,重点关注临水涉水建设工程,保障施工设备机具安全运行。
7.开展城市建设集中整治行动。围绕危险性较大工程,紧盯高支模、深基坑、起重机械等危大工程,加强方案编写、论证、交底、验收等环节安全管控,严禁雨雪和大风天气强行组织施工作业。围绕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乡镇集镇,重点检查建设年代早、临时涉水、长期失管失修、联体联建、有地质灾害的城镇自建房,做到整治一户、销号一户。紧盯餐饮、集市、大型商超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城镇燃气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聚焦“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管网、问题环境”等六类重点问题,突出燃气经营、设施设备运维、燃气使用等环节开展排查整治,发现的隐患问题实施动态清零,坚决防控重大风险。围绕燃气场站、管网及设施设备,建立隐患问题清单,分级分类治理。
旅游、校园、医院、特种设备、油气长输管线、农业机械、渔业船舶、民爆物品、商贸成品油、仓储物流、供电供水等行业领域也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开展全方位、各环节、全过程的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发现的问题隐患,要立行立改、深查彻改,确保问题隐患动态清零。
(二)开展自然灾害“排险固安”行动
1.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针对今冬明春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林内可燃物积累加剧以及野外用火集中多发等森林火灾风险,持续推进全县森林防火“群防群治”专项行动。因地制宜排查整治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等重点部位和涉林输配电线路设施、油气管道等重要设施火险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县公安局牵头,会同县林业局、县应急局等部门,严厉查处违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林内施工作业用火等行为,重点查处故意纵火、失火烧山行为,全力整治危害防灭火安全的违规行为。要突出抓好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实时跟踪和多维监测,推动指挥、力量、装备向高火险地区靠前部署。要始终紧盯扑火安全,坚决防止扑火伤亡事故的发生。
2.开展冬季“防雨雪抗冰冻”行动。抓好实案拉动,县应急局要尽快修订完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适时组织桌面推演;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供电公司等部门和乡镇(村组)要抓紧完善专项预案和应急行动方案,必要时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线路预置应急物资和装备。抓好应急宣传,县应急局要会同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加强雨雪冰冻科普宣传,广泛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新媒体等方式,对外发布雨雪冰冻安全防护常识,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抓好预警叫应,县应急局、县气象局等部门要密切关注低温寒潮天气过程,要严格执行预警叫应措施,及时向各镇应急责任人推送雨雪冰冻工作提示,督导到岗履职。抓好隐患排查,社区(村组)要组织网格员,加强农村危房、大跨度建筑物、农业大棚、农贸市场、户外广告牌、取暖炉灶等风险区域排查整治,严防积雪垮塌、高处坠物造成人员伤亡;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供电公司、县甘泉水业等单位要加强供电线路、供水管网、供气管道、交通设施、地下基坑等重点部位巡查养护,严防断电、断水、断气和交通安全事故。
3.开展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行动。在前期救助需求调查摸底基础上,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原则,进一步全面核查核定救助对象,密切关注低保户、因灾倒塌房屋群众、独居老人、生活困难人员等受灾特殊困难群体救助需求,做到应救尽救、不落一人。切实加大各级救灾款物投入保障,及时下拨冬春救助资金,调拨御寒物资,确保春节前全部发放到户。加快推进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落实销号管理机制,确保重建户早日搬入新居。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受灾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实时调度了解重大灾害情况,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统计报送灾情,强化灾害救助各项政策措施,妥善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三)开展精准执法“亮剑护安”行动
紧盯“火、爆、塌、撞、淹、挤”等重要事故致灾因素,开展精准执法检查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重点时段、重大隐患,对全县危化、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重点行业企业等开展执法检查,对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开展警示约谈行动。紧盯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企业、行政处罚存在问题的乡镇、被上级通报或工作流于形式的单位,采取集中约谈或专题约谈形式,督促相关负责人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开展典型案例曝光行动。在官网和主流媒体设置曝光专栏,筛选一批重大隐患、典型事故案例和行政处罚案例向社会进行曝光宣传,坚持“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督促乡镇和有关部门对反馈的问题隐患立行立改、持续整治,推动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从整改“反馈的问题”向“举一反三提出系统性治理措施”延伸。开展执法帮扶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围绕监管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同类企业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帮扶,在查处问题隐患的同时,向企业提出整改建议或措施方法,推进服务型执法。
(四)开展应急救援“备战守安”行动
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坚决落实重大事故灾害和重要敏感突发事件“1小时内”信息报送要求。在重要时段开展联合值守,集中信息资源,加强会商研判,制定应对措施并高效处置。强化监测预警。健全完善县应急局统筹协调,县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融合气象、水文、地质、地理信息等相关监测预警信息和基础数据,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送到灾害影响区域所有社会公众。落实“叫应”机制,极端天气实现6小时预报、3小时短临预警、1小时应急叫应和跟踪反馈,第一时间叫应、叫醒、叫动危险区群众避险转移。强化力量准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本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进入全员全时备勤状态。要抓紧完善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提前筹集储备装备物资,提前预置人员队伍,加强大型除冰、除雪装备的检修和试运转。强化现场处置和舆情引导。做好事故灾害现场处置,强化现场管控,严防发生二次伤害。妥善做好受伤人员及遇难者家属安抚善后工作。科学开展灾害评估和事故调查,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处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对负面敏感信息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扎实做好涉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信访维稳工作。
二、工作要求
各镇,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县安委会办公室及县19个专委会办公室负责各专项行动的统筹协调和工作调度,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提请分管县领导对本部门、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专项行动层层落实到基层末梢,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管理,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和管控责任,对重大事故灾害隐患要逐级进行挂牌督办,实行闭环管理。县安委会将组织3个督导组,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分区域、全程包保开展专项排查,协调指导各镇、各单位最大限度地把隐患和问题化解在一线、处置在源头,确保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