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山水不负民——咸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12-24 来源:咸宁日报

 

12月7日,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咸宁“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咸宁也是全省本批次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此前,赤壁市、崇阳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至今,我市已有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41个。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增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成效。

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环境更优美。如今的咸宁,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联防联控,守护一片蓝天

上个月,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重点关注的全国168个城市中,咸宁空气质量位列第18位,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全国前20强城市。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咸宁‘气质’真是好!”天气晴好的时候,家住温泉城区的张先生总是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晒图,秀一秀那抹“咸宁蓝”。

“咸宁市空气质量从2015年考核不达标,到2020年跃居全省前列,至今已多次入选全国20个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城市。”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干部乐东明感慨,咸宁“气质”持续向好绝非偶然。

据介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16家成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和任务。市政府与6个县市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

我市紧盯涉气企业达标治理、臭氧污染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等系列专项整治。

目前,全市涉及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的企业,均已安装大气在线监测设备,并与国家在线平台联网,实时上传监测数据,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三禁三治”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效果:全市339台20t/h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淘汰改造任务。在城区,基本上听不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闻不到漫天的“硝烟味”“纸钱味”;在乡村,秸秆禁烧、文明祭祀已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

今年5月,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完成主城区气溶胶激光雷达组网,对城区125公里范围开展全方位扫描,实时发现和分析污染源,精准防治大气污染。

让美丽抬头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得。五年间,各级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联防联控,一项项得力的举措,一次次具体的行动,呵护着“咸宁蓝”,让咸宁“气质”在全省一枝独秀。

源头治污,呵护一泓碧水

天气转凉,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热闹了起来。大批的豆雁、鸿雁、灰雁、小天鹅、黑腹滨鹬、小鸊鷉陆续飞来过冬,咕咕嘎嘎、啁啁啾啾,生机无限。

曾几何时,这里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投肥养鱼;曾几何时,沿岸工业园区兴起,废水排放不达标,水质下降,植被变小。鸟儿一度失去栖身之地。

数据显示,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8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4个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和29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全部为100%,无劣Ⅴ类水体,较2017年60%明显上升。

自从碧水保卫战打响以来,我市对照《湖北省长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详细列出企业非法排污整治专项战役工作清单,由各地对工业园区问题进行排查,并按清单逐项销号。

结合水环境状况,我市又在长江排口排查的基础上,扩大排污口摸排范围,开展斧头湖流域排口排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

2018年以来,我市共谋划斧头湖流域污染防治项目10余个,总投资约32亿元,工程涉及斧头湖湖体生态修复、入湖河流整治、滨湖带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水质深度净化及监管能力建设等。

目前,各县市城区污水处理提标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出水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河湖库长制稳步实施,曾经布满网箱的水面通畅起来,曾经污染的河湖清澈起来,曾经淤塞的河道欢腾起来,一条条江河湖库焕发出新活力。

行走鄂南,清清碧水,波光粼粼,蓝天白云倒映其上,两岸绿树成荫,欢声笑语不断,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正在绘就。

系统施策,保护一方净土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嘉鱼县鱼岳镇与新街镇交界处的马鞍山生态游园,只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石板路、八角亭、小水池点缀其间,基本看不出这里曾是一座废弃的矿山。

中节能环保嘉鱼项目部刘飞负责现场施工,他介绍,矿山修复并不是简单的种点花草树木,而是通过人工干预,促进矿山生态系统中土壤、植被、水文三个重要构成要素耦合协调发展,最终让矿山实现自我修复和生态演替。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疑似和污染地块经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联动监管。

我市对录入全国污染地块管理系统的14个地块进行详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和效果评估。同时,对全市农用地土壤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进行风险筛查,分类施策。

5年来,全市淘汰关闭重金属企业3家,关改搬转沿江化工和危化品生产企业11家,联动监管疑似污染地块8个、污染地块6个,筛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17家,整治尾矿库2家、工业固体废物堆场3家,实现重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市县两级污泥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

赤壁市柳山湖是我市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的一个典型案例。过去,因生产生活环境恶劣,被称为“水窝子、虫窝子、穷窝子”。近年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柳山湖镇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上升,已建成一批有机葡萄、水生蔬菜、稻虾共作、优质水稻、人工青蛙饲养农业产业基地,引领着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目前,我市已完成132个村环境综合整治,369个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建成日处理20吨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10个。全市每年实现耕地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400余万亩,占总播面积80%以上,农药、化肥施用量逐年下降。

(记者 邓昌炉 王莉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