簰洲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1-2025)
第一章“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镇域经济在转型中去稳竞进
“十三五”期间,全镇经济稳定向好发展,超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经济目标。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9.47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5亿元;完成税收总额12345万元;完成农业生产总产值11亿元;增长35.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增速8.5%。累计新增规模企业5家。
一是项目招引卓有成效。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外出招商、亲情招商、全民招商和重奖招商”,先后引进湖北石来石材、湖北康凯农业、湖北助民食品、湖北健荣塑业、湖北簰洲湾果桑庄园生态农业和东莞市中豪彩印等一批投资过5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镇域工业经济逐步复苏。二是园区建设大力推进。继续盘活簰洲湾老工业园区资源,利用闲置工业用地招商引资,湖北助民食品筹资收购原江河陶瓷厂闲置资产,扩大生产规模,湖北九坤木业与武汉企业合作,租赁原湖北犇腾纺织闲置资产,新建包装线项目,闲置
资产逐步盘活。加大刘家堤新工业园建设力度,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完成工业园主干道和环线的建设,并完成排水管道、绿化、亮化等辅助工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做到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配套衔接,目前园区落户企业达到5家,初步形成规模。三是涉企服务持续强化。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帮助湖北金星纺织重组,企业重换生机,持续为湖北康凯农业协调提供助农贷款、土地流转等服务,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扶持湖北嘉境环保、湖北金星纺织、湖北石来石材等企业完成技改项目5个,陆续建成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新提升。
3、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做好农业产业招商。因村制宜,先后引进宝群、雄拓、皓宇等企业流转土地近万亩,在下沙口、新洲片区发展莲藕种植、西瓜种植、稻虾共养、稻蛙共作等,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效益低下的问题,实现农户与企业双赢。十三五期间共新增莲藕种植面积3800亩,西瓜种植面积3000亩,稻虾共养面积2000亩,稻蛙共作面积270亩。特色农业比重占传统农业的30%以上。同时,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先后引进了嘉安、康凯、绿佳园等省市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了雄拓稻虾养殖基地、果桑种植基地、华芬稻蛙养殖基地等一批新型农业产业。二是持续壮大特色板块。目前已基本形成六大农业板块:一是以东岭片为主,沿红牌公路集中连片发展“两瓜两菜”产业;二是以新洲片为主,推广“稻虾、稻蛙”共作模式,稳步提高水稻种植产业;三是结合“农旅”规划,在合镇片(刘家堤、陈家坊)发展油菜种植产业;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在大垸、金家洲、陈家坊、刘家堤扩大水生蔬菜种植面积;五是沿玉皇塌养殖场至下沙口村,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六是沿长江一线发展长江防护公益林。三是不断夯实基础设施。近五年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近1.2亿元用于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投资3313万元完成了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了三湖连江节水改造后续四期、五期工程项目;整合扶贫、移民资金1000万元,完成农田水利基础项目5个;争取省级小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资金200万元,对村级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维修改造;争取资金1200万元对后垸泵站进行了改造更新;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完成了三峡后续抛石护岸工程;先后投资3000万元,实施堤防水毁加固工程,堤防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明确“主方向”。结合簰洲湾农业大镇、蔬菜大镇,以及98抗洪文化独特资源优势,精准定位“生态农业+红色旅游”发展方向,进一步挖掘了以“品簰洲湾鱼圆、观西流美景、嬉团洲银沙、忆抗洪故事、采农家果蔬、赏乌木雕艺、游八一广场、听簰洲湾说唱”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内涵。二是立起“新地标”。“十三五”期间,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修建八一文化广场,在八一路南侧新建成占地12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98抗洪纪念馆,并配套建成广场、停车场及环形道路等。该场馆成为继九八抗洪烈士陵园后又一弘扬98抗洪文化的主阵地,也为全县红色旅游再添新元素。三是激发“大效应”。以98抗洪纪念馆为契机,积极整合果桑庄园采摘、银滩旅游团州项目等旅游资源,大力对外推介簰洲湾。
二、民生工程在加大投入中逐步改善
1、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投资560万元,完成了堤防整险加固工程,争取水利部门支持,投资2000万元的三峡后续抛石护岸工程顺利实施,投资5000万元的三湖连江后续工程全线开工。争取资金2200万元完成了后垸泵站更新改造。协调推进总投资3313万元、规模面积2.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狠抓“厕所革命”工作,完成化粪池安装212户、污水管网接入2645户。争取2019年度省级小型水利设施维修养护项目,投资40余万元对丰收、沿江、双益、耿家湖四大镇级泵站进行整治和维修。投资35万元新建和改造维修泵站8处,改造和维修灌渠5处、水闸1处。建成连片改造及四水共治示范点2个;持续推进“绿满簰洲湾”行动,新洲村获批省级绿化示范村,“十三五”期间共栽植绿化苗木1.6万株。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个,配齐保洁车、转运车、及保洁员,建成省级人居环境整治村庄5个。争取项目资金1406万元,新修产业路及清理沟渠。整合资金300万元,对刘家堤、王家巷、广福庵段的百里长渠进行改造,十里迎宾渠基本形成;配合全域旅游,投入资金100万元,启动蓝天街立面改造,拉开了文明城镇创建的序幕。整合资金280万元,组织净化水厂、西流湾水厂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对饮水管网实行更新升级。筹资1000万元,新建八一文化广场,投入1000万元新建98抗洪纪念馆。
3、着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组织了多次拆违、控违行动。在说服教育不通的前提下对违章建筑户依法依规进行强制拆除,形成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对想违章建筑对象及时予以制止,提升了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大力开展秸秆禁烧行动,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实行专班日巡逻,采取宣传与打击相结合,共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刷标语40余条,出动宣传车150余次,处罚对象23人,处罚金额1万余元。
1、社会管理持续推进。认真开展“平安创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治安巡逻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人民群众的“一感一度三率一评价”大幅度提升,“一感一度三率一评价”测评结果位居全县、全市上游水平。2、安全生产持续推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做到立查立改,近年来,安全生产零事故。3、基层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新建便民服中心2个、改造基层便民服中心13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和民政救助制度,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切实关心和支持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确保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民政工作持续推进。全面完成14个村和社区低保核查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政府的公信力。截止2019年底,全镇享受城镇低保509户610人,享受农村低保726户1052人。救助困难群众56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17.95万元。5、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贯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扶贫建档、结对帮扶、节能培训、基础建设,通过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帮扶贫困户1543户5420人,实现了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
四、面临的问题
“十三五”时期以来,我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既无顶头立地的大企业支撑,又无铺天盖地的小企业支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引进企业质量不高,科技水平低,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税收和经济带动的作用不强。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收缩趋紧,招商引资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发展速度依然偏慢。
2、农业结构调整滞后。种植两瓜两菜风险偏高,科技示范园区作用发挥不明显,群众在农业中增收比较困难。农副产品加工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与粮油大镇、蔬菜大镇、水产大镇不般配,簰洲湾米、油、鱼未能实现农超对接。
3、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建设投入不足,落实规划的力度不强,破解城镇发展的瓶颈举措不多,争取项目的办法不够,文明城镇停滞不前。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咸宁打造湖北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契机,立足镇情落实市委“绿色崛起”和县委“建设临港新城”的战略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围绕“产业簰洲湾、小康簰洲湾、水利簰洲湾、幸福簰洲湾、和谐簰洲湾”建设目标,为实现镇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成支点,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而艰苦奋斗。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抓招商、建园区、上项目”方面下功夫。抢抓“汉簰大桥”、深水码头等建设机遇,精心布局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依托长江大桥互通,在王家巷村规划工业新城,与刘家堤工业园连为一体,打造桥头堡经济;依托港区建设,在中堡村建设物流园,建设咸宁进出口集散地。积极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及汉南汽车配件产业,注重引进投资规模大、产值效益高、创税贡献大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把簰洲湾打造成武汉产业“飞地”;依托华夏幸福及潘家湾工业园,在花口村规划新区,建设新兴产业园,瞄准电子、汽车配件招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增强配套能力,按照科学前瞻、定位准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要求建设工业园区,做到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配套衔接;从环境卫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搞好招商项目后续服务工作,加大对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发展环境。
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围绕“抓农业、促富民、建美村”方面下功夫。坚持“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抓好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鼓励开展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农业大户。支持农村合作社组建和规范力度,打造2--3个田园综合体;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国内外行业知名品牌,力争把嘉安食品培植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簲洲鱼圆、簰洲湾香米申报为国优品牌;以“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标准,深入开展村庄整治,提高农村宜居水平,建成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大力实施“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抓水利、强基础、保平安”方面下功夫。科学规划全镇水利设施网络,加大争取项目和资金力度,全面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维护水平和运转效率,有序推进玉皇塌、耿家湖退渔还湖工程,着力实施耿家湖流域、玉皇塌流域综合整治,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强四大泵站的建设管理力度,全力以赴抓好科学调度,确保“旱能灌 涝能排”;加强建设投入力度,完成簰洲湾大堤整险加固工程;继续加大三峡后续工程的申报力度,加强河埠、新洲崩岸的治理;加强管护体系建设,力争把簰洲湾大堤列入长江干堤日常维护管理。争取组建执法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确保不发生重大水患灾情。
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围绕“抓民生、准扶贫、强服务”方面下功夫。开展农村居家养老,实现每村一个养老活动中心,扩建镇福利院规模,提升容纳人数,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农村全民参保,严格落实农村低保政策,确保群众最低生活保障;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摸清全镇贫困底数,建立贫困原因详细清单,做到因人因策、因户施策,坚决完成扶贫任务;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镇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提高文明卫生意识,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大力实施“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围绕“抓治理、促稳定、讲文明”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坚持不懈地抓好治安巡逻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入推进创新“平安创建”工作;健全基层组织自治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九八抗洪”精神,多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培育壮大乡土文化,让簰洲湾说唱文化经久不衰,提高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全镇和谐平安。
三、基本原则
1、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牢固树立“发展是最大的政绩”、“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后劲,全力向上争取支持强基础,全力扶持重点产业壮实力。克服交通、区位等不利因素影响,克服了资金等问题制约,保持我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以制度创新为龙头,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工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考评,促进你追我赶、争当上游的工作格局。健全招商引资奖励机制,组织开展以商招商和全民招商,主动对接大武汉,承接汉南产业转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开展“六大”活动,进一步改善村居生活环境;积极争取水利、发改等方面支持,利用项目改善生活用水等困难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凝聚民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新时代平安稳定工作,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大“事要解决”力度,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带头转变作风,推广干部联村、联企业、联困难户、联留守儿童、联信访问题的五联活动;带头服务转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企业建设的工地上,在土地整理的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四、发展目标(2021-2025)
“十四五”期间,实现五增两确保和两进位两明显。“五增”即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0%;税收入每年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每年10%;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12%,新增规模企业5家。“两确保”即确保无重大安全生产和治安事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项目实现新突破。“两进位”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两明显”,镇区镇容镇貌明显好转,新农村建设明显进步。
第三章产业化发展
一、第一产业发展
支持建设蔬菜育苗基地,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引进外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优质蔬菜、西瓜、莲藕种植、稻虾共作、稻蛙养殖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谋划做好“红色旅游+绿色食品”文章,积极整合98堵口复堤、九八抗洪烈士陵园、八一文化广场、98抗洪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向上争取建设抗洪实训基地,增加红色研学体验元素,不断助力红色旅游。同时规划建设万亩高产农业产业园,大力支持王家巷果蔬产业园建设、继续做优做强“簰洲湾鱼圆”等美食文化、积极培育果桑产业、支持广福庵村、复阳村乌木艺术村建设,形成特色的 “农旅+食旅”旅游线路。
按照公园城市要求,积极谋划镇区建设。完成外贸上堤路降坡处理工程,规划建设集镇新环线。实施八一路路域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对沿路破旧建筑、店外经营现象、路旁垃圾等进行整治,切实改善镇区面貌。完成工业路功能配套,路灯增设,补栽苗木,不断提升产业园品质。更新改造双益、河埠泵站,对泵站进行扩建增容,提高提水灌溉面积,改善抗旱能力不足问题。完成三湖连江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加强玉皇塌沟渠疏浚,解决渠道长期淤塞、灌排输水不畅问题,提高排渍能力。对复阳、金家洲、大垸等村共3000亩土地进行“旱改水”,稳妥推进杨塌湖、耿家湖“退鱼还湖”工程项目,增加调蓄能力,增强抗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完善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配套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十四五”期间,大力培植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湖北嘉安食品有培植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精米加工企业湖北绿佳园米业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香粮米业有限公司培育成农业产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扶持1家成长型涉农企业上规模,即湖北簰洲湾果桑庄园有限公司,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农产品转化加工的速度,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全镇的蔬菜、粮食种植与“四大家鱼”的养殖。实现粮食种植户和渔业养殖户就地收割、就地销售的目标,减少流通环节,节约运输成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农业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老品牌,稳固现有品牌,壮大新品牌,对农产品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全程质量控制,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追溯体系,夯实农业品牌的发展基础。努力实现全镇农产品“三品一标”总数突破50个。其中,绿色食品总数30个,无公害农产品总数25个。进一步扶持嘉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流湾牌“簰洲湾圆子”,簰洲湾食品厂“簰洲湾”在国内外各大博览会上提升知名度;把豆制品“簰洲湾臭干子”和“十样菜”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认真开展土地确权工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合作社、加工企业联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种养殖大户,力争种养殖大户达到40户以上,培育新型、有影响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社35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王家巷村“桑葚采摘加工制作”,广福庵科技园采摘草莓“农家乐”,玉煌塌渔场垂钓、观光等休闲渔业为示范点,力争在全镇建设8到10个观光农业旅游点,实现全镇观光农业的规模发展,吸引游客来我镇观光旅游,休闲娱乐。
积极利用紧靠长江地理区位优势,结合全镇淡水渔养殖传统,在水产产业上大做文章。围绕发展绿色、生态“鱼圆”产业的要求,不断提高池塘养殖水平,走健康养殖发展之路。“十四五”期间,对玉皇塌3000亩鱼池标准化改造,通过连片池塘的标准化整治,塘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电通塘,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达到高效、实用、环保、美观的目标。着力规范全镇塘基的美化绿化建设,改善池塘养殖区域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促进养殖区环境的改善,转变全镇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渔业经济升级增效,发展成为田园风光优美、空气清新的生态型渔业和功能多元化的服务型渔业,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利益化。
以森林质量提升和林业产业升级为核心,坚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发展速生丰产林主,统筹各村规划,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相促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国家绿化,实现林业产业化发展;推进造林绿化与资源管护相协调,继续扩大新造林面积,新造血防林3000亩,抚育幼林10000亩,管好现有林地,形成造管一体的良性机制,“十四五”期间,引进先进造林企业3家,新造林面积20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32%以上。
依托簰洲湾天然地理优势,打造一批特色美丽乡村。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多渠道引进外资、乡贤能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建设美丽乡村。按照规划,建设花口雨污分流示范村、东岭垃圾分类示范村、广福庵乌木文化特色村、复阳渔文化特色村、王家巷产业发展示范村、刘家堤百里迎宾亮点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村庄,提升我镇整体形象,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
围绕产业招商,继续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外出招商、情亲招商,全民招商和重奖招商”,以“纺织服装、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打造纺织服装、木材加工、食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的“补链型”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一流水平、一流品牌企业进行强力主攻;花大力气引进投资规模大、产值效益高、创税贡献大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我镇工业产业发展格局新突破。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洽谈跟进力度,实现在簰落地投产。
积极引导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加强我镇商会建设,规范商会运作,发挥其为企业沟通、协调、传递市场信息、引进技术等服务作用;帮助企业调整投资结构,大力引导他们向科技型、知识密集型转移,帮助企业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技改扶持资金,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突出重点扶持,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尽快形成市场占有率高的一批企业,将康凯生态农业、绿佳园米业、嘉安食品打造成簰洲湾特色的工业发展品牌;加大对全镇宏运手套厂、鑫德包装厂、簰洲湾食品厂等大个体户的培育力度,宣传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大个体户转企业法人发展的进程,实现企业“入规”。
掌握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每年提前谋划,及早准备,深入全镇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家进行座谈,到农村入户调查,发放《企业用工需求表》和《人才求职意向表》,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各类人才求职情况,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建立畅通工作运行机制,每年年初由镇政府协调会议,详细制定工作方案,对招聘会相关事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对成员单位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做到工作到人,责任到人,结合县“春风行动”,实现企业人才招聘工作常态化;形成良性互动社会效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阵地”优势,在县电视台、嘉鱼网等媒体上发布招聘公告,向村、社区发放企业招聘宣传单;在招聘会现场,各用工企业、政策咨询单位统一制作企业招聘展板和政策宣传版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效应。
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企业直接,间接融资渠道。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做好股权登记托管工作,积极引导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在区域性场外市场乃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十四五”期间,实现4-5家企业在场外市场上市,在全镇企业中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政府出面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信息对称,帮助企业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推介产品,把企业的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通过在电视台、县内外各大网站、报刊、刊物,帮助宣传企业经营状况及产品信息,把簰洲湾的食品、纺织和森工企业推出去,在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都有一定知晓率,为企业拓宽销路打下基础。
继续盘活簰洲湾老工业园区资源,推进原金泰电磁线,簰洲湾化工厂、乡陶瓷厂、嘉彩厂区等一批闲置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企业,重新焕发簰洲湾老工业园区其生机和活力;按照科学前瞻、定位准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要求建设好刘家堤新工业,做到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用地规划等配套衔接。加大对刘家堤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现新工业园区“硬化、绿化、亮化”,完善园区给排水设施和排渍设施建设,力争园区内落实企业达到10家以上,形成一定的规模。
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抓好招商项目后续服务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服务机制,项目建设责任包干,常态化督办和考评奖励等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企业座谈会,项目推进会,落实“一周一小结,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拉练,一年一结帐”的工作要求,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涉企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涉企违规收费、吃拿卡要和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行为,加大对企业周边群众的教育力度,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为在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推进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全面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分线负责、分片包保”的制度。引导企业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完善安全相关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按中央、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突出纺织和森工重点行业领域和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的监管,强化企业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和专项“打非治违”工作。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拟建立“安全隐患公示制度”,将企业的安全隐患透明化公开化,实现企业安全隐患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对辖区内安全监管重点企业实行安全生产月评级制度,进一步督促企业,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守安全底线思维。
加快建设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专卖店、便民店等销售网络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新型产业,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消费品领域村村有连锁便利店的目标,着力推进品牌连锁店、加盟店等各类专卖网点等个体私营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规范农村流通秩序、营造安全消费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在八一公园对面建设商业综合体,提升城镇品质;同时构建商贸服务平台,投资1000万元,建设1个标准化蔬菜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平台的建设,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计划为契机,加大电子商务的支持和宣传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镇各村都建立起服务网点,实现村民足不出户网上销售和消费。
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物流“集、疏、运”能力。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大力推进“村村物流通”和“邮掌柜”计划,实现全镇各村全覆盖,利用客车村村通的便利,把农村物流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实现农村物流经营的规范化、集约化;积极整合邮政快递等物流资源,以乡村农家超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农村社区服务点为基础,建立20个农村物流服务网点。
以我镇农商银行、邮政支行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大支农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采取订单担保贷款的服务模式,促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采取抵押担保贷款的服务模式,服务优质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提高企业创税能力;以互联网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提高普及率;宣传国债、协议存款、理财等产品,做好各项惠农资金代缴工作,以便捷的服务方式提高镇金融服务水平。
建设以长江簰洲湾大弯道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线,集观光、体验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观长江第一湾西流湾,游八一文化广场,赏万亩油菜花品牌,品簰洲湾鱼圆,凭吊抗洪英雄这一条乡村旅游路线,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实施八一路二期和中心街人行道美化改造工程,启动八一路饮食仿古一条街建设;加强对餐饮行业的扶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餐饮作为农家乐项目申报,发展特色农家乐旅游;大力推进旅游招商工作,打造团洲自然生态科普体验基地,环江马拉松赛道及环江生态观光带,把簰洲湾打造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氧吧。
第四章城镇化发展
一、城镇建设规划
以国家“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带一路”倡议,我市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发展咸岳九“小三角”战略,我县打造长江“临港新城”的战略部署为指导,积极对接大武汉,融入“1+8”都市圈。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布局,促进居住集中、工业聚集、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农村新社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把簰洲湾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显著,有充足经济实力,社会、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镇,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镇建设美,生态环境保护好,人民生活富的总目标。
2、城镇化建设总布局。镇村体系空间结构布局为:“一主一副两纵三区”。
——一主
为镇域主城区——西流湾社区、陈家坊村、簰洲村、大垸村、金家洲村、簰洲社区,是镇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簰洲湾镇主要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均集中在该区域,也是发展康养产业、名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区域。
——一副
为镇域新城区——花口村、东岭村,配合主城区发展规划,接纳复阳村、中堡村转移居民、承接产业工人。共建镇域中心城区,花口村作为主城区扩展区,打造咸宁市物流枢纽中心。
——两纵
即红簰线及红簰复线——一是从主城区到新城区域的红簰线。十四五期间,我镇将在现有基础上对该线路进行拓宽,使原路段变为双向4-6车道,进一步对完善镇区路网,提升镇区形象。二是以疏港公路为依托连接镇区,打造农业旅游区与港区的红簰公路复线。该路段建成后与红簰线一同组成簰洲湾环形路网,为港区货物集散、本地农产品运输、外来游客旅游带来极大便利。进一步提升簰洲湾镇的交通区位优势。
——三区
分别为“农业+旅游区”、新兴产业园区、港区及物流园区。复阳至新洲形成优质稻种植基地,打造簰洲湾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王家巷至刘家堤村形成新兴产业园区,承接武汉相关产业转移,打造对接武汉发展带。花口港区和物流区,打造陆港物流枢纽。
二、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我镇农业发展趋势,全镇农业生产整体划分为六大板块:一是以东岭片为主,沿红牌公路集中连片发展“两瓜两菜”产业;二是以新洲片为主,推广“稻虾、稻蛙”共作模式,稳步提高水稻种植产业;三是结合“农旅”规划,在合镇片(刘家堤、陈家坊)发展油菜种植产业;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在大垸、金家洲、陈家坊、刘家堤扩大水生蔬菜种植面积;五是沿玉皇塌养殖场至下沙口村,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六是沿长江一线发展长江防护公益林。
依据镇域资源分布、特色产业、自然环境等条件,镇域工业布局坚持“三区”整体布局。一是刘家堤新兴产业园区——对接承载武汉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一批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二是港区——规划以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成品油运输功能为主,兼有LNG水上加注功能的综合性作业区。充分发挥中转基地功能,支撑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的发展;三是花口物流园区——积极引导扶持周边城市物流企业入园区,依托港区建设及园区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条件,建立起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平台与运作基地。
依据镇域区位优势、规划布局和发展潜力,突出重点布局全镇服务业。一是依托98抗洪纪念馆,在八一文化广场附近建设一条具有簰洲湾特色的集小吃、零食、伴手礼为一体的美食街。使来往游客体验到簰洲湾美食,并向外推广。二是完善仓储物流集聚区——依靠簰洲湾长江大桥和港区区位优势,建设物流园,建成货物仓储转运聚散中心,形成港口物流枢纽;三是建设以长江簰洲湾大弯道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线,集观光、体验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系。观长江第一湾西流湾,游八一文化广场,赏万亩油菜花品牌,品簰洲湾鱼圆,凭吊抗洪英雄这一条乡村旅游路线,打响乡村旅游品牌。
1、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完善镇区污水处理厂附属管网建设,已自然村为单位新增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污水管网普及率≥95%。
2、排水系统连通。已镇区排水管道为基础,打通镇区水域,新建花厂到永红泵站排水渠。依托百里长渠实现镇区、村、灌溉水渠全域连通。
3、垃圾处理设施布局。继续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以住户分类为基础,以保洁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垃圾治理设施为保障,已垃圾中转站和阳光堆房为主体,处理和消化生活垃圾,加快实现全镇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结合中堡、复阳居民转移契机,科学规划设计,建设一个以鄂南民居风格,具有文化气息的宜居村庄,引领乡村建筑风貌像地域文化靠近。加强红牌线环境提升工程建设,提升全域示范水平。
第五章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十四五”时期,簰洲湾镇将着力提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加大对特殊群体、三留守人员的救助力度,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深化殡葬事业改革,畅通信访渠道,深入推进“平安簰洲湾”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落实重点民生实事,完善乡镇临时备用金制度,提升救助时效性,加大救助力度。 对困难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境儿童、特困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进行重点帮扶救助;建立低保渐退机制,对脱贫后又返贫的贫困人口中的重病重残对象,做到保人保户相结合,实现应保尽保。科学设定救助标准,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加强社会救助设施平台建设,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建设。
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孤儿、农村留守关爱、困境儿童保障等政策要求,重点加强基层养老服务。村级设置儿童福利主任,农村“四点半”学校;健全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各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满足农村老人基本养老服务。完善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确保“应补尽补、按标施补”,做好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更好满足困难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
加大农村福利院建设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质量,大力推动完善居家为基础、养老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福利院照料护理区建设,计划对农村福利院老院民楼及老人活动场地进行改造升级,院内道路硬化刷黑,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老有所乐,颐养天年。规范其他社会养老机构参与,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乡镇集中治丧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鼓励引导群众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不搞水泥石材固化硬化的安葬方式。巩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综合运用政策宣传、思想教育、村规民约、矛盾调处等多种手段,稳妥解决殡葬管理实际问题,引导树立厚养薄葬、节地生态、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
二、全面做好信访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镇将继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拓宽信访方式,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开辟信访举报新渠道;坚持“三访”制度,开展党员干部约访、下访、接访。把大量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积极推进“诉访分离”制度,引导信访群众到派出所、法庭等政法机关反映问题,对收到的涉法、涉诉讼信访件,一律做好与法庭、公安部门等政法单位的衔接,引导群众“进对门,找对人”,用法律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法制观念,切实降低“以访代诉”类型信访件的比例。
通过建立本镇信访档案,比对信访人信息,甄别信访初案和信访积案。对初次信访的,要进一步加强化解工作力度,坚决扭住初信初访,坚持把问题解诀在第一时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群众的初次信访变信访积案,变被动化解为主动处理,从源头上预防积案增量;对信访积案要继续做好化解,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四句话要求,将信访积案化解作为推进信访形势逐步好转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综合施策,强力推进,控制增量,减少存量,切实维护我镇的和谐稳定。
第六章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十四五”时期,簰洲湾镇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急管理工作决策部署,大力夯实镇域内的应急基础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应急物资配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应急队伍,全面提升我镇在应急预警、公共消防,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综合处置能力,为保护簰洲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一主、一副、两纵、三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应急保障。
一、做好应急预案管理
结合簰洲湾实际,编制符合簰洲湾本地的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与簰洲湾镇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重点应急工作相结合,通过安全生产“分线负责,分片包保”工作分工,将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确保应急预专人实施、精准实施、便于操作。同时,针对簰洲湾水上运输安全、工业企业安全、道路客运安全等重点安全领域,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及安全隐患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企业在突发应急事件第一时间、最初环节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强应急机构和制度建设
通过建章立制,在现有的安全生产“分线负责,分片包保”责任制基础上,将镇直各部门的制定工作人员纳入我镇应急管理工作专班,由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统一调配,进一步细化政府及部门应急职责分工,加强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
即为政府现有的安监办增编制、增人员、增经费,解决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不够、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充实基层应急管理力量,使之更好适应机构改革后的从“安监办”到“应急办”的职能转变。
计划在簰洲湾镇区规划建设“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固定场所”的专业消防站,在各村(社区)设置微型消防站,将消防救援到达时间缩短到10分钟内,彻底解决簰洲湾镇无专业消防队的问题。
簰洲湾镇地势低洼,三面环江,群众经常受到洪水和内涝双重困扰,高处避难场所尤为重要。计划在未来五年在簰洲湾镇新建4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同时,在簰洲湾镇41.5公里的江堤上选取4处堤段,对堤身进行加宽、平整,建设4个能容纳万人的露天应急避难场所,提升防灾应急处置能力。
在镇级层面打造一支能承担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监督、抢险救援、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公共应急事件等应急任务的专业化应急队伍。在村(社区)层面依托基干民兵,工、青、妇群团组织,组成村(社区)应急队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队伍体系。
第七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十四五”时期,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簰洲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强基层党建引领
1、强化阵地建设。为切实夯实党建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我镇将进一步突出抓好“三个一批”。一是新建一批。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筹集资金,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效能。二是改建一批。通过县里争取一点、政府支持一点、各村筹措一点的方式,实施“下楼工程”和“一站式服务”,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规范办事服务大厅功能布局,提升村级服务能力。三是扩建一批。进一步整合资金,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室内室外各项基础设施进行。
2、推进产业发展。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村级开展招商引资,实施“交钥匙”工程,积极帮助企业征用土地,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收取土地相关收益费增加集体收入。为盘活各村集体经济,我镇结合旅游发展规划,立足实际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重点推进产业发展。根据各村资源特色优势,重点发展“一村一品”,真正开启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
3、建设美丽乡村。规划以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部署,逐步修建完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镇形成点、线、面全面发展的态势,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十四五”后期,簰洲湾镇村容村貌将实现突破性改变,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1、继续扩大基层民主。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要让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扩展民主决策的范围,把一切涉及村民切身的重要事务交给群众议定;落实民主决策的定期如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使民主决策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树立民主决策的权威性。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管理的过程变成教育群众的过程,实现村民和村民代表对日常事务的参与权;有的放矢地进行民主监督,选好配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开展村“两委”定期述职、接受村民的评议,实现村干部“能上能下”。实行村务公开,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村里的大事向村民公开。
2、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的原则,发挥村、社区、部门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发展的作用,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3、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发挥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强大服务作用。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推进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规范乡风乡俗。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平安家庭”评选活动,深化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弘扬公序良俗,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
1、更大可能发挥多方协同作用。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发挥企业、社会、公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提升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下的基层自治组织治理能力。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性、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的公信力、服务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2、更大范围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切实发挥党管一切及政府的核心作用,优化党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全镇党员积极参与到防汛救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建设中来,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定期开展党员做好事和优秀党员评议活动,提高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存在感、参与感、荣誉感。
3、更大限度激发返乡能人作用。簰洲湾镇外出人口众多,激发返乡能人对簰湾镇整体发展的作用,更大范围吸纳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为村级后备干部,充实村干部力量。发挥乡贤理事会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以商招商,推动簰洲湾发展。
第八章“十四五”时期谋划项目
综合实施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拟建地址 | 拟建主要内容及规模 | 投资金额 (万元) |
1 | 簰洲湾港建设项目 | 花口村 | 一期建设3000WT综合泊位2个,兼顾5000DWT江轮靠泊,配套相应的装卸工艺设备和堆场、道路、辅助等生活设施。二期工程预留1个3000DWT级散货泊位,1个3000DWT级杂货泊位。 | 1100000 |
2 | 长江沿线干堤整治提升工程 | 簰洲大堤 | 对全线堤防进行整险加固,对堤顶道路进行加宽刷黑,健全堤防防护设施,并全线亮化、配套哨屋。同时对连接长江的渠道进行清淤加固 | 500000 |
3 | 疏港公路环线 | 港区 | 新修公里全长10公里,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宽度30米,配套建设雨水管、道路绿化、道路交通等设施。 | 20000 |
4 | 综合物流园区 | 花口村 | 建设现代仓储区、中央商务交易区、物流信息科创开发区、铁路货运码头、产品运载、配送作业区、产品包装加工区、拆迁安置区、公寓区及水、电、道路等配套服务设施。 | 65000 |
5 | 簰洲湾镇工业产业园区 | 刘家堤 工业园至沿江三路 | 该项目规划用地10000亩,定位是以食品、水产、农副产品、酒业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建设、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办公楼、宿舍等)建设、绿化等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000户加工及贸易企业入驻 | 200000 |
6 | 环江生态观光及马拉松赛道 | 簰洲大堤 | 从花口村沙堡出发,沿中堡村六潭、接兴到复阳建沿后河快速通道,拓宽丰收线7公里,新修公路10公里,总长17公里。新建休息凉亭,沿堤种植风景树。 | 100000 |
7 | 彩色印刷加工项目 | 刘家堤 工业园 | 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及宿舍面积28000平方米,设备4台德国印刷机及高品质的辅助设备20台(套)。 | 10000 |
8 | 簰洲湾镇路网改造升级 | 簰洲湾镇 | 四横路线起止点为东起花口老村、西至八一上堤路、东起沙堡新村、西至新洲上堤路、东起中堡新村、西至玉皇塌、红牌公路及其延长线。三纵起止点为新洲水厂至团洲、丰收泵站至八一上堤路、接兴上堤路至沿江三路南段上堤。规划设计7条线路,四横三纵,辐射簰洲境内所有行政村。全长100km,路幅宽度32米,设计时速80km/h,按照一路两渠加绿化进行建设,全线刷黑、配套路灯、分向绿化带等设施。 | 400000 |
9 | 长江鱼圆小镇 | 嘉安食品厂—老工业园区 | 打造簰洲鱼文化综合体、线路全长5公里,包括新建簰洲鱼文化体验基地、簰洲湾镇美食街、鱼圆小镇自然风光旅游项目、工业观光旅游项目。 | 170000 |
10 | “江南水乡”景观长廊项目 | 百里长渠 沙湖堤至 庄屋岭段 | 打造十里水上画廊,10公里水道拓宽加固、水道两岸沿线打造万亩花海、沿线原有房屋改造成为统一标准的青瓦白墙的鄂南民居。 | 253000 |
11 | 簰洲湾镇江滩湿地公园项目 | 外贸上堤路至团洲尾 | 公园景观工程全长约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廊道、绿化、水景工程、照明工程、观景台等。 | 5000 |
12 | 簰洲湾镇“绿江南”现代农业示范区 | 庄屋、新洲、复阳、下沙、中堡、东岭、广福庵、花口 | 集中连片打造“6万亩”生态农业园区,建设万亩稻虾、万亩蔬菜、万亩花圃、万亩水果、万亩莲藕、万亩水产高标准农业产业基地,同时配套建设农耕文化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农家特色民宿及乡土农家乐等。 | 60000 |
13 | 临江康养生态宜居园 | 河埠村 | 该项目规划用地10000亩,打造集高档别墅群、养生、养老、休闲娱乐、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 | 190000 |
14 | 簰洲湾客运中心 | 陈家坊村 | 项目规划用地200亩,高标准建设一座客运中心及其附属设施。 | 5000 |
15 | 长江七彩画廊 | 花口老村至外贸上堤路、团洲尾至沙堡 | 项目全长30km。主要建设内容为沿簰洲大堤内外禁脚100内栽植高标准绿化苗木。 | 20000 |
16 | “安康园”陵墓 | 簰洲村 | 项目占地100亩,建设骨灰墙、骨灰堂,新建道路、停车场、公厕、墓地小公园等,配套建设殡仪中心。 | 1000 |
合计 | 3999000 |
堤防整险、水利工程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规格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1 | 大堤外坡整形 | 按1:3整形 | 41 | 公里 | |
2 | 大堤外脚槽 | 1m宽*1m深 | 41 | 公里 | |
3 | 大堤外坡六棱块护砌 | 瓜米石垫层10cm, 六棱块6cm厚 | 41 | 公里 | |
4 | 大堤内坡整形 | 按1:3整形 | 41 | 公里 | |
5 | 大堤内坡植益草 | 41 | 公里 | 拉网格式植草 | |
6 | 大堤哨屋 | 8m*8m | 41 | 座 | |
7 | 堤顶防汛照明 | 41 | 公里 | ||
8 | 沿堤废弃屋拆除 | 根据实际情况定 | |||
9 | 内压平台加高加宽 | 见附表 | |||
10 | 新洲段护岸 | 24+000--26+700 | 2.7 | 公里 | 根据实时测量定 |
11 | 21+450处 | 新建穿堤涵闸一座 | 1 | 座 | |
12 | 21+450处 | 新建电排泵站一座 | 1 | 座 | |
13 | 7+950处 | 双益进洪闸拆除扩建 | 1 | 座 | |
14 | 9+500处 | 双益泵站扩建增容 | 1 | 座 | |
15 | 河埠泵站扩建增容 | 1 | 座 | ||
16 | 丰收大渠硬化 | 6.8 | 公里 | ||
17 | 沿江三路支渠硬化 | 5.5 | 公里 | ||
18 | 二截流沟硬化 | 3.8 | 公里 | ||
19 | 丰景渠硬化 | 4.5 | 公里 | ||
20 | 玉皇沟硬化 | 4 | 公里 | ||
21 | 建设渠硬化 | 1.5 | 公里 | ||
22 | 复元渠硬化 | 2.5 | 公里 | ||
23 | 红旗渠硬化 | 2.5 | 公里 | ||
24 | 耿家湖渠硬化 | 3.5 | 公里 | ||
25 | 增加泵站管理人员 | 8 | 人 | ||
26 | 增加堤防管护经费 | 10 | 人 | ||
27 | 泵站管理人员工资报酬 | 123 | 万元 |
内压平台加高加宽工程附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主要修复项目内容 |
1 | 0+000--0+10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100米,面宽15米 |
2 | 0+670--1+48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设计高程28.5米,长度810米,面宽10米 |
3 | 1+530--1+55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20米,面宽15米 |
4 | 1+700--1+75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50米,面宽15米 |
5 | 1+960--2+02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55米,面宽15米 |
6 | 2+580--2+82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240米,面宽15米 |
7 | 3+460--3+54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80米,面宽15米 |
8 | 3+640--3+72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设计高程28.5米,长度80米,面宽15米 |
9 | 3+960--4+10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设计高程28.5米,长度140米,面宽15米 |
10 | 4+800--4+85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设计高程28.5米,长度50米,面宽15米 |
11 | 5+500--5+55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设计高程28.5米,长度50米,面宽15米 |
12 | 7+400--8+00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高程29.0米,面宽8米 |
13 | 9+400--9+65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高程29.50米,面宽15米 |
14 | 10+450--10+50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高程30.0米,面宽30米 |
15 | 10+700--10+75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高程29.5米,面宽30米 |
16 | 10+800--10+85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高程29.50米,面宽30米 |
17 | 10+900--11+00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高程30.0米,面宽5米 |
18 | 11+330内平台 | ①清基;②13+300--13+350做平台,加高3米至28.0米高程 |
19 | 12+000内平台 | ①清基;②12+000--12+250做平台,加高3米至28.0米高程 |
20 | 12+530内平台 | 12+400--12+800锥探灌浆 |
21 | 12+650内平台 | ①清基;②12+600--12+750加做平台至28.0米高程 |
22 | 13+100内平台 | ①清基;②13+100--13+180加做平台至27.50米高程 |
23 | 13+500内平台 | ①清基;②13+500--13+530加做平台,垂直于大堤,做300米截渗沟 |
24 | 13+800内平台 | ①清基;②13+800--14+100做平台至28.50米高程 |
25 | 15+420--15+600内平台 | 平台加高1.5米,面宽30米 |
26 | 16+700--21+400内平台 | 平台加高1.5米,面宽30米 |
27 | 23+800--23+900内平台 | 23+750--23+900范围长150米,加宽一级平台,加高1.2米,宽度20米 |
28 | 23+900--24+900内平台 | 增加一级平台,面宽50米 |
29 | 24+950--26+000 | 平台加高,面宽30米 |
30 | 26+300--26+800 | 做一级平台 |
31 | 26+800--27+700内平台 | 内平台加高1.2米,加宽30米,长度900米 |
32 | 29+850--30+210内平台 | 29+700--30+300内平台加高,长度600米,宽度20米,加高1.5米 |
33 | 31+400--31+700内平台 | 新建压浸平台,加高2米,长度300米,面宽30米 |
34 | 32+300--32+850内平台 | 清基回土,修复内平台。 |
35 | 33+800--35+200内平台 | 吹填,设计高程26.0米。 |
36 | 35+100内平台 | 翻筑填土。 |
37 | 35+500-35+600内平台 | ①房屋拆迁;②内平台加高。100*100*0.8 |
38 | 35+700--36+500内平台 | 新建三级平台,加高1.5米,宽50米。800*50*1.5 |
39 | 38+390--38+415内平台 | 38+300--38+450堤段锥探灌浆 |
40 | 38+777--38+800内平台 | 38+600--38+800新建二级压浸平台,高程28.5米,面宽15米, 植益草 |
41 | 39+070--39+090内平台 | 38+800--39+100新建二级压浸平台,高程28.5米,面宽15米, 植益草 |
42 | 39+450--39+480内平台 | 39+450--39+480开挖翻筑,39+400--39+500新建二级压浸平台, 高程28.5米,面宽15米,植益草 |
43 | 39+650--39+730内平台 | 39+500--39+730新建二级压浸平台,高程28.5米,面宽15米, 植益草 |
44 | 39+740--39+780内平台 | 39+740--39+800新建二级压浸平台,高程28.5米,面宽15米, 植益草 |
45 | 39+870--39+930内平台 | 39+800--40+000新建二级压浸平台,高程28.5米,面宽15米, 植益草 |
46 | 40+415--40+600内平台 | 40+200--40+600一级平台加高,高程28.0米,面宽15米,植益草 |
47 | 40+720--40+780内平台 | 40+600--41+000一级平台加高,高程28.5米,面宽15米,植益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