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十四五”财政规划

发布时间:2021-11-30

嘉鱼“十四五”财政规划

一、 “十三五”期间财政规划执行情况

1.“十三五”财政规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期间,经济下行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叠加,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加大,财政增收之难、收支矛盾之大、改革发展任务之重、应对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嘉鱼县财政紧扣“管党、治局、理财、谋事”的治理理念,推动财政管理绩效全面提升,为嘉鱼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收入总量不断扩大,五年来全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总量达到 82亿元、54.6 亿元、38.2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加36.2亿元、19亿元、13.8亿元,分别增长79.2 %、53.656.9%。收入质量逐年改善,2020年税收占比85.3 %,比“十二五”末提升20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支出规模逐年增大。2020年,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35亿元大关,达到37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8倍,增长68.4 %。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履行财政职责,落实民生政策,增进民生福祉,大力支持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占比始终在75%以上,年均增长9%,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覆盖面广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三保”底线全面兜牢,机关单位正常运转,新老增资及养老政策全面兑现,科教文卫等考核类支出全部达标,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并与物价联动挂钩。战疫纾困保障有力,复工复产复学复市、稳企保供等惠企政策及时全面兑现到位。 

——重点战略支撑有力。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全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亿元以上,有效促进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发展。2016年-2020年我县各级扶贫资金投入共计34183.23万元,2016年-2020年我县共整合资金130518万元投入精准扶贫区域性脱贫目标如期实现,长江大保护、“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城乡品质得到新提升。

——财政改革纵深推进树立大财政的工作理念,突破思想和制度约束,顶层设计财政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将预决算信息公开、中长期预决算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非税收入情况、上级转移支付、结余结转资金清理、政府债务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等等管理因素,纳入预算体制改革的范畴,整体全面推进。改革和优化资金拨付流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强化预算编审,科学规范编制财政预算,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以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明确税费征收范围和分享比例,调动乡镇当家理财、发展经济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地施策,科学规范,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县镇财政管理体制。

—管理绩效稳步提高从严肃财经纪律着手,先后开展“三大检查、“小金库”治理、财务违规问题、财务发票报销问题、农村“三资”管理等财务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延伸和拓展财政监督管理触角,财经纪律和秩序得到加强和规范;财政内部监督不留死角,全面排查财政预警风险点200多个,制定8个方面内部控制工作制度,加强局机关和财经所财务内部监督管理,财政管理绩效全面提升细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建立长效机制,规范财政性资金支出行为;按时序进度和项目施工进度,及时拨付财政资金,严格资金专户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拨付程序,从源头上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二、“十三五”期间财政运行风险分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财政工作在收、支、管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客观上看,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同样非常严峻。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涉及民生重大战略性安排的支出刚性越来越多,财政增收空间越来越窄,财政面临平衡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隐形债务暴露出来的风险越来越高,特别是疫情过后,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财政运行风险也与日俱增。

(一)财政收入存在的风险。我县财力规模小,财政捉襟见肘是不争的事实。从收入增长态势来看,增幅逐年收窄,增幅没有超过两位数。主要原因:一是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影响减收,仅2019年全县共计减收2.2亿元;2020年减收的幅度将会大幅增加,预计达到3.6亿元;二是财政经济税源单一,收入增长过渡依赖于单个企业的税收增长,一旦企业存在生产经营风险,其他企业无法弥补收入缺口,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如:2019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缴税114470万元,比2016年仅增长79758万元,增长来源主要靠金盛兰缴税,金盛兰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缴税32392万元、41717万元、54929万元,其他企业累加是负增长;三是主要税源波动较大。近几年土地交易和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税收贡献由峰值逐年下滑。四是税源梯队接力断档。原有的税源大户如金盛兰等已进入成熟期,长江大桥、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已完工,近几年经济下滑,引进的大项目不多,没有大的税源替代;这两年招商力度较大,但才开始发力。五是费源严重不足。一次性案源明显减少,加上两院(法院、检察院)上划后,办案收入不入地方库。六是税收征管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税务部门收入结算分成超过4000万元,而8个乡镇税收分成每年总和尚未超过1000万元,税务部门征管的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税收征管的技术电子化、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成熟,征管成本应该处于低速增长的合理区间内。

(二)财政支出存在的风险。在当前减税降费和刚性增支双重压力之下,坚持多年的预算平衡多数已经打破。一是收支缺口逐年加大。2015年开始,每年缺口高达2亿元左右,虽然最后都艰难实现平衡,但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下去。特别是今年,虽然年初预算是平衡的盘子,但是三大攻坚战力度加大,疫情防控支出、乡村振兴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都需要财政支撑,财政收支领域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在逐步增加,组织财政预算平衡难度越来越大。二是基本保障依耐性强。财政收入基数和规模较小,财政自给率偏低,2019年全县综合自给率不到50%,基本保障和重点支出主要依赖上级补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本就吃紧的基层财政无疑是雪上加霜,“三保”能力面临较大挑战,形势严峻。三是在建重点项目后续建设资金结算压力大。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规划期内的在建项目将陆续完工,预计可能发生的后续支出4亿元左右,最终需要财政“买单”,在加之,为进一步扩内需、助复产、促就业、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新的政策措施还会陆续出台,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同时,民生项目实施超出了县级财力承受范围,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让利,加重财政支出负担,对于过度依赖于省厅转移支付过日子的县级财政,财政收支缺口愈来愈大,财政运行存在潜在风险。

(三)债务规模过大的风险。目前我县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隐性债务犹如看不见的“炸弹”,是地方经济平稳运行的潜在威胁。全县隐性债务均远超表内债务,如果再算上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形成的政府支出责任,规模庞大,即使按未来20年分担,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除此以外,我们在债务预警方面、在违规融资举债方面、在还本付息方面、在检查督查方面,都面临许多压力和风险,后三年每年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数额较大。

(四)财政财务管理不精的风险。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在预算编制上,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建立全口径预算,预算编制精准度不够,造成预算和执行两张皮,预决算差异大,年终预算调整的幅度大,导致部门支出固化,该安排的没安排,该保的保不住。二是在预算执行上,支出进度偏慢,结余结转较多,形成一方面缺钱用、一方面大量项目资金趴在账上做局面。特别是项目执行进度偏慢,多次在省里的督办督查中被要求整改。三是在预算管理上,绩效预算的导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部门绩效意识较差,主体责任没有有效落实;绩效目标设置和运行监控流于形式,过度依赖中介机构;绩效评价报告质量不高,对预算编制应用方面的作用不大。

四、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走势

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国内和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具体到政府财政,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二是为保障疫情防控和“六保”支出经费充足,财政支出规模必须扩大;三是财政收支缺口增加,年终财政平衡难度加大。

一是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具体到我县,预计全年减税降费3.8亿元左右。

二是多渠道筹措财政资金。全国“四本账”财政支出依然保持增长:尽管财政收入下滑,但考虑到疫情常态化,为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应对支持“六保”,发行不计入财政赤字的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以及调用各类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等渠道。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减收增支影响,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比去年至少增加0.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赤字3.76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

三是重点保障“六保”支出。一方面,与往年相比,一如既往地强调政府要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中央本级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地方财政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另一方面,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特别要保市场主体发展。

四是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在经济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加大政府投资是应有之义。除今年新增加的3.76万亿元赤字、1万亿元特别国债、3.7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外,我国城投债发行规模目前已经超过0.9万亿元,全年预计将达到2万亿元,因此,财政、准财政合计筹集的政府投资资金将超过10万亿元,预计占GDP比重将超过10%。

五是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新增加的财政赤字1万亿元和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都将全部安排给地方,不折不扣用在落实“六保”任务和减税降费等方面。并对这2万亿元财政资金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这部分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此外,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安排比去年增长10%,还将专门安排对湖北的支持,以全力保障地方财政正常运转。

六是中央对湖北专项支持政策。中央将在转移支付、项目安排、债券额度、央企投资等方面,向湖北地区倾斜。保守估计,以上各项政策涉及的资金总量将达到6万亿,按全国334个地级市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测算,全市的平均份额为180亿元,每个县平均21亿元,这对嘉鱼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破解财政收支矛盾的应对措施

“十四五”期间财政发展目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9%,到202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

“十四五”财政基本思路和原则:一是有保有压、突出重点;二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三是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四是统筹结合、绩效优先;五是积极争取、缩小缺口,全面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做大财政经济蛋糕。财政收支缺口问题是财政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方式、采取发展的措施积极化解,从而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是加强财税工作领导。比照市财政局的做法,由县政府办牵头,建立财政税收和财源建设协调议事机构,加强财税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定期研判分析财税工作形势,为科学、合理分配、组织财税收入和建设财源项目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二是激活实体经济动能。创造条件(以前年度实行过存贷互动)支持金融部门落实已出台的延期还本付息、利率优惠等政策。落实担保贷款贴息、奖励扩大融资规模等措施,鼓励金融企业增加贷款、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筹措中小企业担保代偿基金,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支持政策性银行争取上级专项信贷额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充分运用投资补助、贴息、奖补等方式,支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扩大产能,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转型升级,支持“三抓一优”,加快项目落地,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激活市场强劲动能,进一步壮大财源。

(二)竭力做强财政保障能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入为出的原则,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始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统筹整合资金,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加大教育、科技、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优先安排基本民生支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补好短板;全面落实国标“三保”政策,重点保障干部职工政策待遇、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保工资、保基本民生,兜牢“三保”底线;三是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资金、兴产业、美乡村、提绩效,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立项科学、分配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嘉鱼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事业发展。

(三)举力做好争资争项工作。全国“两会”闭幕后,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弥补地方财力缺口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特别是对湖北的投入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将会更大,财政部门积极梳理汇总,形成含金量高的“政策包”,更好的指导后期的财政收支管理。一是以政策为依托持续争。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市场应急保供、稳岗就业补助、特殊群体救助等支出,持续不断加大向上对接频次,争取在省级分配专项资金时予以倾斜,争取补助不低于平均份额;在困难财力补助、均衡性转移支付上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以项目为载体大力争。列出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清单,重点明确发改、农业、交通、环保、水利等向上争取的部门职责,以及各部门目标任务,对照上级政策,借智借力,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可研、立项等前期工作,建好做实项目库,加大向上对接频次,确保超过全省平均份额。同时,将全县过亿元的储备项目列入近期争取的重点。特别是在债券资金上,专项债券限额可能会增加规模和空间,一定要抢抓国家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的机遇,以项目为支撑,满额拿回资金。

(四)强力做实支出压减措施。省级为应对疫情影响,统一将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从10%提高到15%以上。我县更要凝聚共识共同渡过难关,做好过紧日子、苦日子甚至是穷日子的准备。一是压减行政支出。在年初通过的预算基础上,计划进行预算调整压缩一般性支出项目10%。二是调整或取消项目。因疫情影响,少数项目错过了实施的黄金季节和失去了时效性,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精准评估,调整或取消部分项目,减少项目建设支出,将调整项目资金全部安排到教育,医疗卫生项目。三是暂缓实施一些非应急项目。一些不涉及非常影响民生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基础设施项目,在原来安排的基础上暂缓实施,待财力允许的情况以后再来实施。

(五)合力做优财政预算绩效。牢固树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就是增加财政收入”的理念,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一是提升收入征管绩效。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全面提升收入征管质量,整合征管力量,确保颗粒归仓,进一步压减征管成本;二是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对偏离决策部署和政策方向、绩效不理想、执行偏离度大的资金和项目,及时调整收回,并按比例调减预算。三是提升财政监管绩效。深入推进预算绩效与投资评审、政府采购深度融合,审减各种不合理、不合规的资金需求;推动财政监督职能从查违规向查绩效转变,加大预算评审力度,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

(六)全力做活资金统筹整合。全面统筹整合上级与本级、二本预算之间的财力、税收与非税、存量与增量资金,扩大可用财力,预计可统筹资金2亿元左右。一是收回历年存量资金。制定更加严格的盘活存量资金措施,部门上年结余结转资金,除人员支出和应付工程款外,其他一律收回,初步预计可清理回收1000万元。二是清理暂存暂付。清理财政暂存暂付款项,预计可清理回收8000万元,按政策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三是统筹整合财力。所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原则上全部作为财力统筹安排,除扶贫、卫生、环保方面以外的专项转移支付统筹10%—20%,抵顶本级支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