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普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21-11-30

渡普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1-2025)

(征求意见稿)



渡普镇人民政府

2021年1月31日



  录

第一章  “十三五工作总结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 

三、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五、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 

第二章十四五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定位 

三、预期目标 

第三章十四五战略重点

一、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 

二、着重发力特色农业提升 

三、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五、持续全力繁荣社会事业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七、其他方面建设发展 

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镇建设 

二、生态建设 

三、环境保护 

四、水利基础建设 

五、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章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一、科技事业 

二、教育事业 

三、卫生事业 

四、文化体育事业 

五、广播电视事业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就业问题 

二、社会保障 

三、带动群众建成小康社会 

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第七章 重点项目

一、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二、产业转型升级

三、城镇基础建设

四、文旅游融合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二、组织保障 

三、队伍保障 

四、资金保障 

五、纲要落实 



渡普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渡普镇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理清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攻方向,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动员组织全镇人民,步调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面实现渡普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设美丽、和谐、富裕、文明新渡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章 “十三五”工作总结

2016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渡普镇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凝聚内生动力,农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富民产业,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镇已流转土地5万余亩,坚持把脐橙、稻虾、蔬菜、水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目前全镇脐橙种植面积已达4500余亩;稻田养虾面积达到18000余亩;蔬菜种植面积13000亩;水产养殖面积达22000余亩。已形成蒲圻湖村、杨家咀村的蔬菜;东湖村、渡普口村的虾稻;王家庄村、烟墩村的脐橙、湘莲;大路村的水产、净堡村的花卉苗木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全镇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日趋完善。

二、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

五年来,镇党委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保发展”的发展理念,将项目建设作为渡普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载体,不断创新举措,项目建设做到了有力有为。先后引进卓达集团、嘉禾粮油、湖北兴涛木业等项目落户我镇,累计招商项目30余个,完成投资20余亿元,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一是落实“一抓紧”。抓紧以地建园、以园招商、以商兴工、以工富镇。不断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做实做强有效投资,坚持稳字当头,落实“六稳部署”,力争规划的产业园区开发有所突破。

二是落实“二突出”。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坚持“亲商、安商、助商”政策,建立亲密合作、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拓宽招商渠道,完善招商激励机制,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投产、扩大规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商引商,让产业更加兴旺。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工农商项目一起抓,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搞好项目落地。

三是落实“三立足”。立足发展资源型经济。凭借渡普镇独特地理位置、充足劳动力等优势,引进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制造或加工企业,增强发展后劲。立足发展特色林农业。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智慧和才能,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打造一批带有渡普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立足发展传统特色产业。在国美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同时大力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脐橙交易中心、龙虾交易中心,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新模式。

三、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

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关键指标,依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各类工程,扎实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镇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07户4249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同全省、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显著:五年来,渡普镇卫生健康工作均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奖励扶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应享尽享;婚检、孕检、基因检测等各项工作均都能按照县要求的如期完成。卫生工作按照既定工作目标,争创“群众满意医院”,基本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积极进行医疗改革,使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家庭签约服务项目,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3745人,家庭签约人次35721人;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家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在97%以上,全面实现了孕产妇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投资200余万元全部建成“规范化乡村卫生室”10个,各卫生室配置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卫生室环境,引进执业(助理)医师1人,进一步提高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社保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社会保障、劳动监察、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在我镇的落实。每年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到龄人员信息采集完成任务数100%,全民参保任务达100%,就业脱贫全部实现百分之百帮扶,百分之百就业。

民政工作落实到位:推动低保“动态管理”,仅2020年,我镇城镇低保46户(52人),每月救助金19838元;农村低保338户(555人),每月救济金额177957元;分散供养五保113人、集中供养31人;全年对842人进行临时救助,救助金额1318550元;向642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339200元;向675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化服务、组织技能培训;完成渡普镇行政区域勘定;向600户(1841人)洪涝受灾群众救助380000元。

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不断发展、义务教育趋于均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文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吸纳社会志愿者队伍,引领群众参与各类赛事节庆活动。对全镇1个镇级、8个村级文化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人员管理、资金配套、队伍建设、活动开展、资料完善等措施,确保文化中心发挥社会效益,真正服务群众。继续推介龙舟文化,打造“龙舟小镇”,结合龙虾、脐橙等农业产业项目,成功举办双龙汇文化旅游节、脐橙采摘节,打响渡普“双龙汇”文化旅游节、脐橙等品牌,建设“可览、可游、可居”的旅游产业链,打造“两湖”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五、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

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积极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蒲圻湖村和净堡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已完成建设,后续工作正稳步推进,村级成立了55个村湾理事会,严格落实《渡普镇关于加强村室建设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实施意见》,实行全程代理,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强化社会监督;整顿王家庄村、渡普口村等软弱涣散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扎实推进违规党员清理工作,对全镇十八大以来172名党员正在逐步清理排查。

“十三五”期间,我镇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社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亟需建设内容较多;二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发展资金匮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仍需大量投入;三是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根据渡普卫生城镇发展定位,在当前大环境变化,全镇税收势必受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应大力培育农业、工业、旅游主导产业发展;四是融资压力很大。近年来,除刚性支出增加外,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民生实事投入较大,资金需求量大,镇级融资压力逐年增大。五是村级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村级集体经营薄弱,村级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需要逐村破解发展之策。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四五”时期攻坚克难,逐步加以解决。

第二章 “十四五”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征程。2021至2025年这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渡普镇面临着兴镇富民的全新挑战,在又好又快的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必须继续坚持转型发展,力争到2025年将渡普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魅力城镇,咸嘉融合发展桥头堡。渡普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咸宁打造湖北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契机,紧紧抓住嘉鱼县建设“湖北经济强县,滨江公园城市”的历史时机,充分发挥渡普镇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农业立镇、工业兴镇、文旅强镇”的战略,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壮大、工业产业转型发展、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社会民生稳步提升”四项重点工作,努力开创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渡普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创新发展。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全面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企业作为带动发展的第一主体,全面落实创新政策和制度的激励,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创新的增长点上。

——坚持协调发展。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安康的发展目标。

——坚持绿色发展。始终紧扣县委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把生态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中,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渡普特色、彰显比较优势的发展之路。

——坚持开放发展。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全面开放战略,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更加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奋力争先,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坚持共享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认真兑现民生承诺,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围绕“农业立镇、工业兴镇、文旅强镇”的发展定位,充分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渡普。

——咸嘉新城融合发展桥头堡。要充分利用区位地理优势,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推动多规合一,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在不断夯实特色产业富民的基础上,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协调发展。形成以现代农业、旅游业以及工业(健康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者集中、向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户集中,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镇。以长江大保护为前提,依托嘉鱼打造成长江岸线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和临港生态城市示范区的有利契机,结合渡普镇长江岸线土地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天然湖泊众多等优势,抢占发展先机,积极参与绿色经济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镇。

——中部最佳康养小镇。响应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发挥地方特色,借助“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发展“康养+旅游”新模式形成大健康枢纽,依托渡普在中部城镇群的便利交通地位与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优势,全域发展康养项目、全面营造良好的旅居环境,建设“都市田园康居区”,大力发展集观光旅游和智慧养生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配套医疗健康卫材产业,构建华中地区都市田园康养示范区。

——“鲁肃故里 人文渡普”文化小镇。以鲁肃故里为依托,整合周边文物古迹和宗族祠堂等人文资源,将渡普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结合在一起。邀请一批专家通过多地走访考查、搜集资料,编印了第一本渡普镇历史画册“鲁肃故里 人文渡普”,延续了渡普镇的历史文脉,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做足全域旅游大文章,配合专家科学谋划,持续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以“鲁肃故里”为载体,形成渡普三国鲁肃文化旅游圈。

三、预期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至2025年GDP总值力争翻一番,龙虾、脐橙等农业支柱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工业带动经济效应更加明显;文旅产业基本形成,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居民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围绕咸宁和嘉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及渡普镇“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定位,结合考虑渡普镇目前的发展基础和总体形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确立渡普镇发展目标如下:

“十四五”期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25年GDP达到520549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到202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707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到202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716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教育。幼儿入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农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基本实现全民享有社会保障。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镇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自然资源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农村居住环境及社会人文环境更美。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积极推进集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及配套环卫设施的标准化、系统化升级改造,提高转运和处理效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各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落实计生政策,开展民政、扶贫、社会救济工作,保障民生。

第三章“十四五”战略重点

结合我镇“十四五”时期总体定位和预期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我镇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一役。“十四五”期间,全力做好脱贫“后半篇”文章,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巩固好提升好“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脱贫成果,精准落实教育、健康、住房、低保兜底等保障性政策,不断夯实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完善后续帮扶和巩固提升政策体系,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发生,做好扶志扶智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坚决反对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着重发力特色农业提升。

(一)是突出优势产业。

围绕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果、名优水产等优势产业,加快推动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积极构建具有显著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在蔬菜种植业上,以渡普至潘家湾沿线为核心,发挥农业蔬菜种植天然优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差异化打造渡普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生产现代化的要求,突出优势生产村组,高标准划定和建设蔬菜生产功能区,保障“菜篮子”工程。优质水果上,突出发展脐橙产业,加快建设全产业链项目,引导发展脐橙种植示范园、百亩研发中心、玻璃温室种植园等,新建鲜果自动分选流水线、无菌灌装果汁饮料生产线和林产业深加工(含食品包装)生产线等,加快建设全产业链项目。在名优水产上,以“渡普青虾”和水生蔬菜为主导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打造“生态水产基地”,重点建设西凉湖湖岸鱼池鱼稻鱼藕健康养殖区、斧头湖湖岸鱼池鱼稻健康养殖区、万亩莲子种植基地等示范区建设;以各类渔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场为载体,建设完善三大水产品批发市场。

(二)是推进规模经营。

强化导向作用,落实扶持政策,继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加快推动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联盟发展;进一步规范提升现有农民合作社管理水平,创建一批典型示范社,引领更多农民合作社发挥带户增收功能。大力推广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合作形式,稳步扩大适度经营规模。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促进扶持一村一品发展,引导小农户从分散的单打独斗式生产向集中连片的群体化生产转变。

(三)是坚持质量兴农。

全面落实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争创国家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扩大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治理农药兽药以及化肥等投入品超标超限使用,引导生产者主动采用绿色生产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三、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科学规划园区布局。

在促进工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方面,结合全镇产业规划我镇“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建设打造渡普镇卫材健康产业园、渡普镇工业产业园。科学布局园区功能区域,实现园区供水、道路、供电、通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以加工、制造企业为主,做大做强园区积聚,最大限度的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锁定主打产业,将聚集区规划用地划分功能区,建设标准化厂房,提高服务水平,推动聚集区产业全面升级。

(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

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三不原则”大力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从政策落实及影响投资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将项目建设奖补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树立强烈的亲商意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招商引资督办力度。围绕重点产业,继续抓好招大引强与中小企业技改工作,加大力度引进生态休闲农业、特色订单农业、集群规模农业项目;通过渡普镇历史文化古迹、两湖文化等引进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全镇综合发展水平。

(三)是加快产业园建设。

结合渡普镇发展定位和综合资源条件,渡普镇重点打造卫材健康产业园以及工业产业园。盘活镇域房屋、厂房等资源,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以麦克森为龙头,强化产业积聚,完善相关配套,一期打造250亩规模医疗卫材健康产业园;联合配套潘湾镇承接中部区域先进制造业、加工业的辐射转移,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打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高新制造等产业,培育壮大形成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工业发展创新化,增长方式集约化,市场导向化”为特征的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拟整合资源建设500亩渡普镇工业园。在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加入,发挥村级集体的能动性、灵活性,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是推进基础公共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成各行政村村照明、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扶贫路、合作医疗、网络通信等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二)是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借助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镇域景观节点,加大人力物力,继续做好补植补绿等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标准、高起点做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继续完善各行政村村美丽乡村项目绿化、电网等基础建设,加大环境整治范围,锦上添花,彰显魅力。

(三)是推进土地合法管理使用。

结合自身产业发展规划,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以“中心村”、“居民点”布局为抓手,积极推进土地复垦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积极推进特色乡镇、特色村庄等规划,对违法用地将重拳出击,发现一起,立案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绝不姑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四)是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突出渡普生态环境新优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守环境保护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对破坏环境行为“零容忍”;持续开展绿化造林工程,积极创建森林村庄,增强绿色底蕴;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狠抓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点、线、面结合,在村组大力开展补绿、建绿、透绿工作,在农村广泛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绿化,让空气常新、绿水长流、蓝天常在。

五、持续全力繁荣社会事业。

一是大力支持文教事业。突出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学校、文体设施、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普九”成果。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体育工作,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管工作,搞好送文化下乡活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力争到2025年,各村文化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打造更完善,设施更健全。

二是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三是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继续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对民生工程资金进行规范管理,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程序,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完善救助保障制度,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扩大救助覆盖面,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更好地履职尽责,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四是深化平安乡镇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各类治安问题,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推进“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强化对刑满释放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开展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及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强化消防、交通、校园、防汛抗旱等各方面安全监管,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消除安全隐患,遏制事故发生。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镇党委、政府狠抓脱贫攻坚工作,着力做到“四个落实”: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召开精准扶贫专题会议,举办全镇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组织镇机关干部学习精准扶贫相关讲话;二是落实“六个一批”。组织申报产业奖补、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教育资助等各项补助,开展短期技能培训,落实小额贷款、四类人员危房改造,贫困户医保缴费等各项政策;三是落实其他扶贫政策,如落实公益性岗位,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等;四是落实工作到位。上级反馈的扶贫领域问题分门别类制定了整改方案,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按照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份清单、一本台账、一个责任人的要求,对标完成了整改,规范建立台账;通过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在渡普镇营造奋发有为的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浓厚氛围。

(二)积极打造特色小镇。

聚焦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区,提炼田园文化、三国文化、鲁肃文化、龙舟文化等特色,引导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对杨幺洞、岳公湖、三国鲁肃夫人墓、太守陵园、系马桩、回龙寺、望东庙、净堡桥、伪政府、烟墩烽火台、纪念馆等古迹进行修复,打造以鲁肃文化博物馆为代表的人文景区,结合县域三国文化资源,打造“三国文化旅游轴”;以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为核心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带,依托卫材健康产业园建设“都市田园康居区”,大力发展集观光旅游和智慧养生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镇,构建华中地区都市田园康养示范区;以全镇绿色蔬菜、优质水果、名优水产为主打产品建设绿色农产品小镇,精选产品打造集研发、生产、贮存、销售于一体的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核心区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开发旅游酒店、餐饮、特色农产品,继续推介龙舟文化,打造“龙舟小镇”,结合龙虾等农业产业项目,持续打响渡普“双龙汇”文化旅游节品牌,建设“可览、可游、可居”的旅游产业链,打造“两湖”特色旅游目的地。

(三)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立足现有条件,区分轻重缓急,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全面实施“百村引领、千村共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争在2025年前,我镇建成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部村庄完成整治,建设美丽渡普。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保护和节约利用农业资源,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规范化使用,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重点实施五项工程:一是深入实施农村节能节水节材工程。二是重点推进“两精两简一增效”工程。三是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四是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五是切实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

——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快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加强长江岸线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坚持和完善河湖长制。实施中小河流和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严格林地、湿地、森林等生态资源管护,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非煤矿山整治复绿。进一步完善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在已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设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乡镇污水管网延伸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覆盖面,减少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

——推动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高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提高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效益,让保护生态环境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三是发挥生态资源多重效益。

(四)强化乡村人才发展后劲。

一是发挥合作高校和县职教的作用,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针对性农民种养新技术、新模式、电子商务和农业信息数据挖掘,推进“互联网+培训”,培育一大批新农人和新型农民工。二是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春潮行动”,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三是多方扩展农民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结构,突出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困难农民的就业,提升县镇园区就业岗位能力,助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打造乡村本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农技部门和农技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绿色农业专家库,全面实施农技人员“特聘计划”,构建农科教结合、省市县镇贯通的专家培训技术指导体系。二是培育一批农村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人才和科技人才,以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和村级农民技术员为重点,培育一批复合型人才。三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与省农科院、林科所、华中农大、东湖学院等科技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开展研发推广合作,建设田野、金润等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基地,有序推进农业生产与服务高端人才计划。

——提升返乡入乡人才创业和就业扶持力度。一是以“创业湖北、立业嘉鱼”为引领,实施农民工、大学生、嘉鱼籍企业家和成功人士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培养造就一支“三农”工作队伍,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二是大力推进跨区域劳务协作。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围绕乡村新经济、新业态开展创业活动,着力在“互联网+”、特色优势农业、乡村旅游等涉农领域培育一批领军型大学生创业者。三是加快构建和完善蔬果、水产等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政策体系,深入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等培训项目。

——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人才培育良性互动。一是支持县镇村范围内“政产学研银担”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引领、科研协同、金融助力的发展格局。二是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或吸纳农民工较多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三是建设经济开发区科技孵化园,支持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争创省级众创空间,支持海淘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争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镇村建立返乡创业特色产业基地和返乡创业小企业基地。

(五)繁荣乡村文化建设。

——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文明层次。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农民内心,指引农民自觉行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新塑农民价值观。二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强化农村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提高村民文化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三是建立与完善道德评议会群众组织,强化舆论监督、正面引导,促进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四是规范与完善红白理事会群众组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不使用土葬用品和封建迷信用品,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践行文化先行理念,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文化惠民工程,巩固提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发挥县、镇、村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文化员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在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的同时,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壮大嘉鱼特色文化产业品牌。落实“文化+N”行动,坚持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一批承载文化记忆、富有时代特点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景观景点,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推进嘉鱼乡土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嘉鱼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继续持续打响渡普“双龙汇”文化旅游节、脐橙采摘节等品牌,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七、其他方面建设发展。

一是不断提升政府执政能力。面对适应工作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民生改善新要求,核心与关键是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敢担当、勇负责,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行使政府权力、履行政府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大力整治“庸、懒、散、浮、拖”等问题,不断改进“四风”。努力打造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二是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工作大局,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狠抓“三级联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稳步促进农村“五位一体”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执政水平和驾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和防范制度,从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增强拒腐能力。

三是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政策法律教育等,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政策法制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扎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未来的五年,为进一步搞好我镇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政府将认真组织调动镇域内各部门,深入基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争在“十四五”中的最后一年中,使我镇文明户达到全镇的90%以上。

四是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坚决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坚决取缔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推行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依法从政,从严治政,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稳定土地承包政策,调动农民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农村生机和活力。

(六)发挥村党支部领导作用。

——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和村支书。实施“红色头雁”工程,突出政治标准和政治能力,选优配强“两委”班子。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县级联审机制。县镇党委每年轮训村党支部书记,全面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政治能力和履职尽责能力。精准选派和管好用好第一书记。加大从优秀村主职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力度。在龙头企业、新型合作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统筹建立党组织。

——发挥村党支部领导乡村振兴作用。聚焦“五个基本”(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和基本保障),着力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有效把广大党员、群众和各类社会基层组织组织起来,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支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带领群众共建美丽乡村。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促进强村富民,实现共同富裕。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建立党组织领导的农村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组织一体化运行机制。建好用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深化“五务合一”。

——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教育党员和干部牢记践行初心使命,落实到乡村振兴各个方面和环节,并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完善党的农村振兴领导体制和机制。深入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细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做好农村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加强新党员培养。

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市、县基础设施补短板机遇,统筹推进全镇老城改造、生态、环境、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对全镇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满足全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城镇建设。

巩固全镇新型城镇化成果,科学合理量力开发建设,扩大城镇化建设框架,搞好规划建设与管理,集中搞好场镇旧区连片开发打造,加快推进场镇文体公园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增加承载能力,改善人民环境。

1、加强框架内合理布局。“十四五”期间紧扣国家及省市城镇旧城改造方面,合理布局安排老镇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努力构建城镇化建设新格局,重点吸纳中小企业,打造好新综合市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吸纳人口,增加人口密度,支持城镇化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内,进一步强化渡普咸嘉融合发展桥头堡地位,发挥更强的联结带动作用。

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区和中心村的基础建设。目前,镇区的雨污水管网、水源地保护等基础设施还不齐备,部分街道沿线道路及拦网设施已出现老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正在实施,“十四五”期间重点是完善管理。随着镇区扩容,水源地保护、排污等方面的功能全面完成,镇区主街道的亮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工程多突出文化气息,到“十四五”期间,完成“焕新渡普”建设。

洁:乡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卫生清洁、设施摆放整齐,生活污水处理率100%,每平方公里≥3座公厕。

绿:街道、学校、医院、福利院、居民小区、庭院和结合部等配套绿地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平方米,街道两侧的硬化率达到百分之百,绿化覆盖率百分之三十以上。

亮:路灯亮化、主要临街道路夜景靓亮,主干道、次干道路灯亮化率≥95%,支路、巷路路灯亮化率≥80%。

序:基础设施规范,建设程序规范,交通秩序规范,经营行为规范,公共服务规范。

美:临街建筑物立面整治率100%,一条示范街道有5个以上节点景。

3、强化城镇管理。城镇管理是城镇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建一个过硬的管理队伍,不断提高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环卫队素质。坚决打击沿路、沿村乱建乱搭的违章建筑和违法占地行为,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城镇文明程度,提升城镇品味,树立良好的地区形象,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二、生态建设。

坚持巩固更新、保护的原则,用全新的理念重新设施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做到乔、灌、草结合。人工造林与自然封育结合,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建设与保护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实施公益林建设、高效经济林建设、低产低效林建设、沟道科学管、公路与村庄绿化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十四五”期间全镇林业要做到产权明晰,消除林权纠纷,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扩大造林规模,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生态建设质量。到“十四五”期末,完成新造林0.75万亩,有林面积达到2.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5%。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强化保护,倡导生态文明,严惩乱砍滥伐,毁林毁草,乱批乱占行为。对个人承包所占林草地严格审批程序,有序进行植被恢复,杜绝为眼前利益而肆意毁林毁草,狠抓森林防火,强化责任,加强队伍建设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杜绝火灾事故发生,完善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畜牧舍饲管理,确保生态效益。

三、环境保护。

认真宣传贯彻新《环境法》,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争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在生产经营中体现科学环保意识,不乱施化肥,不乱用农药,合理处置秸秆、垃圾、粪便等。全面实现改水改厕,保持环境卫生,巩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成果,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人民环境。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禁止一切乱排污和对环境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行为,减少污水排放,实行循环用水、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废渣、废气、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十四五”期内,要把公共卫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加大投入力度,该建垃圾点必须建,该建公厕必须建。要合理规划,垃圾要有专人清理,卫生环境保护要建立长效机制。

四、水利基础建设。

要把水资源保护有效利用纳入重要日程,做到保护到位、利用科学、配置合理。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蓄聚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做到“三水”科学利用,“十四五”期间对地下水的开发要进行有序管理,打配机电井要合理布局。结合滨江生态示范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河砂治理工程等项目,分阶段整治全镇主要干支渠,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农业用水要推行节水灌溉,要依托国家项目,更新老化陈旧的水利设施,改善农用水利条件,降低用水成本,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加大水源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最大限度地扩大水浇地面积,到“十四五”期末,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五、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加强对现有镇内水泥路路况的保护力度,防止水毁和人为破坏。同时,对重点村的硬化路面要加强管理。二要加强建设,要保证各村组公路的畅通,逐步解决农业生产道路、院落路建设,新建和改扩建农村道路6.9公里,构建县、镇、村、组四级公路网络,提高全镇的道路通达能力。重点推进通自然村公路建设、窄路加宽工程、高度重视安保及危桥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日常养护工作。

第五章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一、科技事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先进技术引进各个领域。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在引进、消化、应用科技上下功夫,一是客观实际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换率,重点是面对农村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千方百计增加农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十四五”期间,年培训农民2000人次,40岁以下的农民每人要掌握一项以上使用生产技术,到“十四五”期末,农业科技服务网络覆盖所有自然村,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二、教育事业。

一是发展好学前教育,加大投入,完善幼儿园建设,要在办园条件、适龄儿童入园率上明显提高;二是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师德建设,在抓好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重点要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净化教师心灵,使之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四是增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三、卫生事业。

重点提高渡普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医疗条件和就诊水平。全面抓好村级卫生所的规范化建设,村级卫生所要达到基础实施齐全,诊治条件优越,各村医生水平提升,通过县镇村三级院室的建设,建立起覆盖乡村功能完备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不断提高疾病预防和监督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认真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率,扩大覆盖面,巩固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成果,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

四、文化体育事业。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抓好送文化下乡活动,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和文化院坝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各村的文化院坝建设,组装高标准的健身器材,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需求,到“十四五”期末,各村都有文化院、文化广场等基础文体设施。

五、广播电视事业。

持续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实现基层基础传媒设施全覆盖、均等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加强新闻宣传策划,做好作品创优,快速推动媒体融合,确保重大主题更加鲜活、民生视角更加贴近、内容形式更加新颖。扎实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化进程,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到“十四五”期末,全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宽带入户率达到90%以上。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就业问题。

镇政府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要依托政策,争取就业岗位让有志有为青年就业择业,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政府在积极努力,依托政策的前提下,拓宽就业渠道,在发挥二、三产业对增加就业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建立健全一整套劳动就业保障机制,依法输送就业人员,同时要建立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机制,维护就业劳动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养老、医疗为保障核心,以扶危、助残、救孤为重点,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互助为重要内容,构建与我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脱贫攻坚中的精准扶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群体救助,做到制度化,应保尽保,重点施保,到“十四五”期末,农村低保实现政策规范内应保尽保。农村养老全部参保到位,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全部有所保障。

三、带动群众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要采取各项措施让人民群众致富增收,保证农民群众经营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打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农民的合法消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杜绝上当受骗现象发生。加强推进实施空间规划编制,全镇规划3个聚居点,引导群众建房向聚居点靠拢。群众的生活安全性能明显改善。到“十四五”期末,农村没有危房,家用轿车拥有率和电脑普及明显提高,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一个小康社会将全面展现。

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落实省、市、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推进全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善应急预案演练机制,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实现应急演练常态化、制度化。

建立应急监管体系,建立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志愿队伍协调配合,应急联动,以及区域间联防联控的运行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应急队伍拉的出、用得上、配合好、处置佳。要针对性开展应急救援培训,熟练掌握应知应会救援内容,正确处理好应急事件,打造一支“除患必先、救援最前、应急为民”的应急管理队伍。

第七 重点项目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思路,“十四五”期间要积极争取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并圆满完成建设内容。

一、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1、渡普镇水生蔬菜研发与种植基地项目,主要建设万亩水生蔬菜示范区、研发基地;

2、建设脐橙采摘种植示范基地,主要建设4000亩以上高标准脐橙种植示范园、百亩研发中心、玻璃温室种植园等,通过示范建设培育品牌,做好宣传,做好互联网对接;

3、脐橙深加工项目,招引脐橙饮料加工企业,建设鲜果自动分选流水线、无菌灌装果汁饮料生产线和林产业深加工(含食品包装)生产线等;

4、小龙虾速冻加工仓储物流项目,招商小龙虾速冻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建设万吨级冷库、小龙虾速冻加工生产线及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拟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二、产业转型升级。

1、以麦克森为龙头,强化产业积聚,完善相关配套,一期打造250亩规模医疗卫材健康产业园;

2、联合配套潘湾镇承接中部区域先进制造业、加工业的辐射转移,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打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高新制造等产业,拟整合资源建设500亩渡普镇工业园。

三、城镇基础建设。

1、渡普镇铁路货场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交通优势,提升咸嘉融合交通货运承载能力;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做好项目建设配套保障;

3、适时规划建设渡普新区,解决历史问题,盘活闲置资产,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在咸潘一级路东侧2平方公里地块兴建渡普新区,建设生活区及菜场、小商品市场、集贸市场等。

四、文旅游融合。

1、渡普镇古迹修复项目,对杨幺洞、岳公湖、三国鲁肃夫人墓、太守陵园、系马桩、回龙寺、望东庙、净堡桥、伪政府、烟墩烽火台、纪念馆等古迹进行修复,在渡普镇烟墩村鲁肃故里新建鲁肃文化博物馆;

2、环西凉湖绿道项目。在渡普镇环西凉湖沿线新建环湖绿道,长度40公里,休闲、旅游、观光等;

3、渡普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拟争取资金8亿元,在西凉湖、斧头湖建设集龙舟、划艇、游泳、沙排等水上运动综合比赛场所,规划用地100亩;

4、在渡普镇斧头湖畔谋划建设“梦里水乡”荷花乐园。

第八 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切实增强渡普镇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从我镇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审视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充分调动和依靠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齐心,各方协力建设渡普的良好态势,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目标,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快节奏、高效率地真抓实干,以超常思维、超常胆识、超常举措,实现超速发展,确保实现发展目标。

二、组织保障。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建立考核机制,各相关部门和各村(居)要把“十四五”规划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全局观念、系统观念,形成开发的合力,促进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队伍保障。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渡普镇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一)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持之以恒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力量组织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贯彻工作。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党员干部“五四三”日常管理、“头雁工程”、后备干部培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四项重点工作,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切实加强思想引导、目标激励,调动村组干部投身到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

(二)切实抓好作风建设。全镇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争创党员先锋号,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紧紧抓住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不放松,综合运用批评教育、函询、约谈、诫勉谈话、公开通报、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手段,特别是充分第一种形态,拉紧监督执纪链条,切实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

四、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和国家省市县各方面的支持,提前谋划土地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事宜。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有效方式,做好水、电、路、气、通讯、绿化等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

五、纲要落实。

纲要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落实,对纲要的延伸和细化目标相关部门要强化措施,坚决予以实施完成。要建立纲要实施的监督考核机制,由镇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分年度和中期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对纲要实施的监督检查,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共同推进纲要的落实。


附件: